比太平間更冰冷的,是底層勞動者的尊嚴被踐踏。
近日,某殯儀館招太平間門衛需筆試引發公眾熱議,有網友感慨,筆試是考“墓志銘”嗎?然而這看似調侃的背后,卻飽含著勞動者的無奈和辛酸。
該崗位月薪僅為3300元(含保險,估算到手2000出頭),卻要求應聘者30歲以下,需24小時值守于殯儀館、公墓出入口,承擔詢問登記、車輛引導、秩序維護等安保職責。
——拿著只能在生存線上掙扎的薪資,卻要全天候值守于常人避之不及的環境,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身心壓力,不知有沒有人去報考。
實際上,我并不想嘲諷程序好笑,因為他們招的是“合同工”,有“凡進必考”的要求。但同時這也是可疑的,因為沒有規定說招門衛合同工也需筆試,從崗位要求來看,似乎在招特別后勤——“正式工”不屑做,就招個“合同工”來做,順便狂加“工作內容”。
他們沒用“勞務派遣”大招,已經是一股清流了,至于“同工同酬”?不存在的。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對門衛要求高,而是某些“老爺”,對底層勞動者的苛責從未放松過。
它以高高在上的方式,將底層勞動者牢牢鎖定在“廉價”的定位上。
“不愿干?那就走人,有的是人要干!”這樣的話甚至不用總裁、經理級別的人說,小小的隊長就有這個權力。
這場筆試風波,注定不會有特別的影響力,因為很多人只是看到了一個笑話,很少人會真正拷問一個“大不敬”的問題——當GDP增長的光鮮數字背后,是并不少數的勞動者在生存線上掙扎,時間被徹底剝奪、尊嚴被無形貶損,這樣的發展是否足夠可持續?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張招聘公告的背后,寫滿了底層勞動者的“墓志銘”,記錄了他們的一生如何被對待——不被尊重,不被傾聽,不敢反抗,不敢發聲。
就像某地的兩名環衛工,別人一個電話,他們就要在高溫下徒手翻8噸垃圾,只為找一只幾百元的兒童手表。然后還有人陰陽怪氣地說,這就是他們的命,即便不做這事,也不會讓他們閑著。
治理現代化,呼喚的是更具溫度與人文關懷的制度設計,但制度不是萬能的,在制度暫時不能抵達的地方,很多現實困境,還需依靠執行者的溫度來破解。
尊重勞動者不是一句口號,而要落實在待遇上、態度中,不要總是拿勞動者當作隨時隨地可丟棄、可替代的耗材,極致追求所謂的“性價比”,因為他們是人,有血有肉的人。
自己吃肉的時候,給他們留口湯吧,防止有人餓極了,會想到去“掘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