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希懷孕了,孩子名字叫“小花生”。
沒錯,就是那個在奧運賽場跟伊藤美誠硬剛、在日韓乒乓圈引起廣泛關注的田志希,如今成了準媽媽。
你以為她退役是因為打不動了?錯,她是主動請下賽點,準備打一場更難的持久戰:人生戰。
這波,不是敗退,是轉身。
一個“打不過就加入”的反向案例
如果說誰的人生能配上“操作猛如虎”這四個字,田志希絕對榜上有名。
她不是主角臉,不是媒體寵兒,出生河北廊坊,轉籍韓國,前腳還在國內系統訓練,后腳就披上了韓國隊戰袍。
這種事換別人早被口水淹死,但她愣是靠實力閉了所有人的嘴。
大學生運動會一口氣收三金,混雙、女單、女團全拿。2023年WTT仁川冠軍賽,她職業生涯首次擊敗伊藤美誠,成為少數能戰勝這位“日乒一姐”的轉籍選手。而田志希呢?沒大張旗鼓,拿完比賽,直接轉身走人,一句廢話都沒有。
干凈利落,像她打球一樣,節奏快,線路很。
退役不是結束,是她自己給自己寫的劇本
2024年巴黎奧運,拿到團體銅牌之后,田志希沒有在聚光燈下煽情致謝,沒有說“感謝大家我將繼續努力”。
她直接說——我可能要進入人生的下一階段了。
你聽聽,這話不像個運動員,更像個CEO在交接班。
而事實證明,她說到做到。2025年3月,她就被網友發現跟老公去做孕前檢查了。連流程都走得一板一眼。
7月18日,她發官宣懷孕,背景溫柔,語氣平靜,說“小花生要來了”。沒有煽情、沒有淚點、沒有煽動網友“媽媽粉”的套路,反而像一個已經經歷過高壓賽場洗禮的老將,對新生活做出的冷靜預告。
有人說這是離開競技體育后的“軟著陸”。
不,她這是開啟人生新賽季,換了個賽場繼續打。
老公也不是吃素的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徐克——她老公。
很多人一聽“徐克”還以為是香港那個導演,其實這位是八一隊出身的乒乓國手,年輕時干過大事,曾是中國乒乓隊潛力選手,因傷退役后轉型教練。如果不是因為傷病,他極有可能混進“黃金一代”。
退役早,后來轉教練,圈子里口碑不錯。2022年他倆領證,沒大操大辦,也沒什么網紅婚紗大片,整場婚姻低調得像一把折疊雨傘,但防風指數拉滿。
有人說,一個是韓國國手,一個是前中國運動員,這婚姻會不會文化碰撞?
現在看來,不但沒碰撞,反而像剛打完一場高質量雙打,一左一右,配合默契。
“花生媽”不是軟肋,是新盔甲
田志希在里說:“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
這句話聽著輕巧,背后其實是一次徹底的角色切換。
在國家隊里,她的名字后面永遠跟著“女單主力”“韓國核心”“對伊藤戰績”等標簽,現在,這些都要被一個新的身份覆蓋——母親。
別以為這身份就輕松了。
你在賽場上還能靠體能、戰術、心理博弈,但孩子夜里哭起來,你只能靠耐心、牛奶和自己半條命。
你打比賽還能請教練暫停,生娃這事兒,沒人能喊暫停。
但你別擔心她搞不定。能拿金牌的人,抗壓能力都超標。
況且,她不是退役,是換裝備。
球拍換奶瓶,戰術板換育兒書,目標從沖進四強變成“準時打疫苗、吃飯不挑食”。
你別笑,人生的終極對手,從來不是冠軍,是日子。
最后一球,她打給了自己
有個細節你可能沒注意。
她懷孕的消息放出來那天,是周四,不是什么“流量日”,也沒有買熱搜推,配文干凈利落,不賣慘、不煽情。
因為她知道,她的人生已經不是靠誰圍觀才有意義了。
以前是賽場在打分,現在是肚子里的“花生”在計時。
她說:“以后可能會以別的方式為乒乓球做些事。”
我信。
一個能打破日韓媒體偏見、能連贏數位世界強敵、又敢放下球拍去做媽媽的人,不會就這么消失。
她也許不會再出現在聚光燈下,但你大可以想象,她未來某天會出現在青訓營、公益賽場、育兒節目的講臺上,用另一種方式,把她這一路積累的堅韌傳下去。
就像她說的:“這不是結束,是生活的新劇剛剛開場。”
盡管丈夫徐克身陷禁賽風波,田志希仍按計劃迎接新的生命,展現都家庭的堅定。
田志希這波操作,說白了,就是:告別乒壇,不是妥協,是升華。
她不是輸給了歲月,而是贏得了人生自由。
孩子叫“小花生”?
聽著就像她下半場人生的種子,現在剛剛發芽,未來能長成什么樣,不用猜,等她來告訴我們。
別忘了,她可是田志希,打什么都能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