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捍衛國家尊嚴的典范,一位外籍人士在我國境內謀取利益的同時,竟肆無忌憚地出言不遜,這種行為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幸運的是,相關機構應對迅速,在事件爆發不到兩天時間內,便果斷發出解約通知,將這份價值不菲的合約化為烏有。
究竟是哪位運動員引發如此軒然大波?為何聘請一位外籍球員需要支付如此高昂的報酬?
手中握有的穩定工作,就這樣被輕易放棄了。
剛剛獲得的月薪高達數萬美元的工作機會,就這樣被一句沖動的話語毀于一旦,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此人言語之惡劣超乎想象。這位外籍人士顯然缺乏基本的規矩意識,既然選擇在中國發展,就應當尊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到了任何地方都應該懂得入鄉隨俗的道理。
7月15日,東亞杯足球賽上,中國隊與香港隊展開較量,盡管這場比賽并不算特別重要,但中國隊最終以1比0獲勝。這場比賽本身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但賽后發生的事情卻讓整個事件走向了高潮。
香港隊前鋒米高在賽后手持擴音器,原本大家以為他是在向支持自己的球迷致謝,然而他卻轉身面向為中國隊助威的看臺,先是做出一系列極具挑釁意味的動作,隨后更是用英文爆出了極其惡劣的辱罵。
這番話極其不堪,翻譯成中文涉及到對長輩的不敬,具體用詞不便復述,但凡是聽到的人都會感到憤怒不已,恨不得立刻沖上去與這位外籍人士正面交鋒。
網絡上有消息稱,在他身后的一些香港球迷聽到這番言論后,竟然有人鼓掌叫好,甚至有人高喊“We are HongKong!”,這哪里還有絲毫體育競技的精神,分明是在蓄意挑起對立。
實在太過狂妄
這位管不住自己嘴巴的米高,并非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他出生于2004年,擁有尼日利亞血統,去年才取得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代表香港隊參賽。他的經歷頗為“國際”,曾在歐洲低級別聯賽效力,也在亞洲足壇打拼過。
不過,這種惹是生非的性格早已顯露無疑,在歐洲踢球期間,他就多次因與他人發生沖突而吃到紅黃牌遭到停賽。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他出言不遜的前一天,他剛剛與中甲球隊蘇州東吳簽訂了一份待遇優厚的合同。
或許這位球員自認為簽約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幻想著能夠在中國大陸輕松賺取高額報酬,過上優越的生活。這場賽事本應成為他在中國內地聯賽開啟職業生涯新篇章的起點,可惜他自己一腳油門,直接把前程送進了深淵。
在信息傳播極為迅速的互聯網時代,米高的辱罵視頻像野火般在網絡上傳播開來,憤怒的球迷如潮水般涌入蘇州東吳俱樂部的社交平臺,紛紛強烈要求——立即解除合約!
我們憑什么要容忍一個當面辱罵中國人的球員,在中國領土上賺取中國足球的薪酬?這顯然違背常理。而蘇州東吳俱樂部的處理方式堪稱典范,事件曝光不到48小時,便迅速發布了正式解約聲明。
俱樂部依據合同中有關“損害俱樂部及國家形象”的條款,果斷與其解除合約。其實,當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這位“傲慢”的外籍人士也意識到自己可能要面臨嚴重后果。事后他兩次道歉,一次是私下托人解釋,稱自己“表達有誤”。
另一次則是公開聲明,表示愿意將部分薪水捐贈給慈善事業。然而,這種補救措施在中國并不被接受,現在他的道歉并不是出于真正悔過,而是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生涯可能就此終結。
球員失去了工作,但爭議卻蔓延開來
米高失去工作,完全是咎由自取,但公眾的關注焦點很快從球場轉向看臺。當時坐在觀眾席上的還有香港足總的霍啟山與中國足協的宋凱,他們全程目睹了這一幕,如此重大的事件,兩位負責人是否也該出面回應,給出明確態度?
輿論的焦點集中于霍啟剛的評論區,網友們紛紛涌入要求他對此事表態。大家記憶猶新,不久前梅西在香港表現冷淡時,霍啟剛曾堅定地為香港球迷發聲,維護了購票球迷的尊嚴。
那么這一次呢?面對內地同胞遭受侮辱,維護同胞尊嚴難道不比維護消費者權益更值得挺身而出嗎?更讓人無法釋懷的是,一個輸球的外籍球員,憑什么以如此傲慢的態度辱罵他人?他的這份傲慢究竟源自何處?即使足球場上存在勝負、競爭和對抗,這些都應當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球員在賽場上揮灑的汗水,不應該被場下的污言穢語所玷污。米高事件也為所有足球從業者敲響了警鐘——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更關乎榮譽,也關乎體面。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