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寫這種“看似已經(jīng)蓋棺定論”的球員輿情,但這次,忍不住了。
我不是憤怒,而是太清楚這背后,其實藏著一種更大的不安。說句實話,米高這件事,是最近我看到最“自毀前程”的一次操作。他豎起的不是一個中指,而是親手點燃了外援和中國職業(yè)足球之間,最后一點信任。
一名職業(yè)球員,賽后公然辱罵主場觀眾,這不是情緒失控那么簡單,這是踩線、越線、還往回踹線。
你可以輸球,但你不能輸人品。
他罵出口那一刻,可能壓根沒想過,這不是他隨便鬧鬧的德國低級別聯(lián)賽。這是中國,這是他領(lǐng)薪水、吃飯、爭未來的地方。
外援這個身份,在過去中國足球動蕩的大背景下,本就不再吃香。你不是C羅,也不是孫興慜,沒人會為你多做一次容忍。
這幾年國內(nèi)球迷的脾氣,早就被錘煉得更硬、更狠、更不留情。你要敢碰“辱華”這根高壓線,別說俱樂部保不住你,誰站出來說句軟話都會被罵成篩子。
48小時,蘇州東吳果斷解約,一紙合同說斷就斷。我給這波操作打滿分。
很多人不知道,國內(nèi)俱樂部其實并不擅長處理這類輿情危機。過去更多是“冷處理”,但這次他們學(xué)聰明了。速度快,立場硬,一刀下去,把事情堵住了,也贏回了球迷的尊重。
別小看這點操作,能在“人情”和“規(guī)矩”之間選對方向,說明他們真的成熟了。
再說回米高。你說他不清楚在中國說這句話的后果?那是不可能的。職業(yè)球員出國打球第一課,就是“別碰當(dāng)?shù)孛舾芯€”,連哪家贊助商不能提都得記清楚。
但他偏偏覺得自己能“通融”。他以為自己“情緒化”發(fā)泄幾句就能算了。他沒意識到,今天的中國球迷,比他職業(yè)生涯遇到的所有對手都難纏。
米高后來的道歉,我看了三遍。
說實話,看得我想笑。他先是說在德國生活太久表達有誤,又說要捐出三成年薪做兒童足球。
怎么?你的良心得靠工資來調(diào)動嗎?一句真誠的“我錯了”都說不出來,就開始甩鍋文化、甩鍋語言環(huán)境?
對不起,大家不是傻子。
我一直認為,一個真正熱愛足球、懂得尊重的人,不會在輸球后一口臟話罵向為你買票、為你加油的主場觀眾。他那一刻表現(xiàn)出的不是脾氣,是根子里的傲慢。
這件事值得寫下來,不只是因為他被解約,而是他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刷新了我們對“外援底線”的認知。
外援能來中國踢球,本來是我們雙贏。你拿高薪,我們看精彩比賽。但這份雙贏的前提,叫尊重。你要是不尊重我們,就別怪我們用最快的速度終結(jié)這段關(guān)系。
我也想提醒那些仍在中國效力的外籍球員們,看清楚米高的結(jié)局。現(xiàn)在的中國足球環(huán)境,不允許你來玩“文化差異那一套”。你可以踢不好,但不能做人失敗。
足球是圓的,飯碗?yún)s是方的。方的意味著它有棱角,有規(guī)矩。你要吃這碗飯,就不能端起它罵人。
這一回,米高的合同廢了,他的未來也斷了。可我更想說的是:中國球迷的忍耐,不是用來被試探的。
不要再有人想著踩線,線之下是地雷,不是臺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