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舒城縣南港鎮沙埂村緊密結合本村實際情況,深入實施“無事”找書記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一幅產業興旺、社會和諧、百姓安居樂業的美麗畫卷正漸漸鋪展。
抓黨建引領,實現集體經濟新跨越
該村始終把黨建引領視為驅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紅色引擎”,勇于探索集體經濟發展的創新路徑。借助村企合作模式,沙埂村成功發展了數字電視及聯通寬帶業務;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入股村內蛋雞養殖、木材加工企業,推動了產業的蓬勃發展;設立了村級勞務公司,通過積極承接土地整治項目,進一步拓寬了村集體收入的多元化渠道。今年,該村主動出擊,一方面,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支持,將村內老舊茶廠改造升級為集產業、旅游、研學于一體的綜合基地;另一方面,依托東沙埂革命人物展覽館,深入探索紅色文化與鄉村旅游的融合之道,促進村集體經濟的全面發展。2024年,沙埂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60萬元,今年有望再創新高。
抓機制創新,塑造鄉村治理新風貌
在“無事”找書記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實踐中,沙埂村深挖本地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成功打造了“紅村說理(禮)”基層治理“微品牌”。“紅村說理(禮)”工作機制巧妙地將“紅色教育”“禮治教化”與“民主議事”相結合,在具體操作中,沙埂村調解隊伍善用紅色故事開題,闡釋政策、化解矛盾,以“理”服人;同時,該村還依托村規民約和傳統禮儀來規范村民行為,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實現以“禮”化人。此外,為了擴大“紅村說理(禮)”工作機制的影響力,該村還開通了“紅村沙埂”微信公眾號,運用鄉土語言講述紅色故事,宣傳鄉村重點工作,以身邊的正能量激勵村民向上向善,為鄉村治理帶來一股“清風正氣”。4月下旬以來,在“紅村說理(禮)”工作機制的助力下,沙埂村共調處化解群眾矛盾糾紛20余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個。
抓民生改善,構建幸福生活新圖景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激發黨員干部的身份認同感和職責使命感,沙埂村積極開展“亮身份、作表率、當先鋒”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動推行“全程幫辦代辦”服務,致力于構建“10分鐘便民服務圈”。整合村婦聯、團支部力量,定期開展走訪和關愛幫扶活動,為全村19名留守兒童、20名孤寡老人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該村還聚焦重點任務,組織黨員骨干、發展能手、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成立了2支村級志愿服務隊伍,一是吸收老黨員、退休教師、退伍軍人為“紅色宣講員”,組建“紅色宣講隊”,利用革命故事、好人好事等宣講紅色家風,平息鄰里矛盾,帶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二是成立“紅村”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全面引導村民愛護環境、共創平安、重義守信、厚養薄葬、勤儉持家,使好的家風家訓得以傳承。
如今的沙埂村,人居環境更加優美,治安狀況顯著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來源:南港鎮 趙金龍 周然
舒城小蘭花茶中式精釀啤酒
正式上線微信小店
點擊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