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使出了渾身解數,就是要逼迫美國和其他跨國企業離開中國。
但八年過去了,事實上的結果顯示是正朝美國的期望反方向走。
曾經被美國寄予厚望取代中國制造業地位的印度如今外資逃離率為90%,而越南也只是在繼續苦苦支撐。
事實就是歐洲的大型制造業如大眾等非但沒有離開中國,反而加大了投資力度,就連美國本土跨國企業,也紛紛開始反思自己,開啟了回流中國的征程。
☆ 在響應美國政府的政治號召之后,美國企業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基本現實。
與中國切割,不僅意味著要與世界第二大或者說已經是第一大消費市場說再見,而且還意味著你的整體競爭力在下降。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美國等跨國企業在貿易戰政治掛帥的畸形時代親身經歷。
尤其是在特朗普2.0時代掄起關稅大棒后,中美所體現出來的韌性以及最終結果都清晰地向跨國企業們展示了這一個事實。
中國制造業即使面對惡劣的外部環境依舊活力四射,但與中國制造業切割的后果卻正一步步在美國社會體現出來。
☆ 而對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世界各國跨國企業來講,與中國切割同時還意味著自己要經歷更加痛苦的被卡脖子。
我相信無論是美國企業還是歐洲企業,缺稀土時代絕對是一個噩夢,而這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中國手里的牌實在太多了。
拒絕政治干預,勇敢擁抱市場,跨國企業們或許正在逐漸清醒過來。
回到中國,維持自己的國際競爭力,擁抱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正在成為它們的共識!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