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到自己的生理期,想必各位女性都會發自內心的說一句:女人,真是太難了!
生理期就是大家俗稱的“經期”,它在女性12-15歲左右就會到來,也就是“月經初潮”。這是女性第二性特征開始發育、子宮和卵巢走向成熟之后的象征。
接下來,女性會形成獨特的生理周期,除了懷孕后會短暫停止外,姨媽每個月都會正常到來,直到絕經期后徹底結束!
在臨床看來,經期就是反映女性生殖器官是否健康的時期,經血的顏色、質地、量的多與少,都受到了疾病的影響。有部分女性發現,在經期不僅有血液排出,有時經血中還混合了血塊、類似于小碎肉一般的物質,這是否就是疾病的表現呢?
首先,血塊、小碎肉,未必就是疾病!
要知道,女性之所以會有經期到來,是因為卵巢排出的卵子并沒有等到與精子結合,而在卵子排出的過程中,子宮內膜為了能讓受精卵著床,會在激素刺激下不斷增厚。
而沒有等到受精卵的子宮內膜,會隨著女性體內激素水平下降而脫落,它們混合血液排出體外。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經血中混合的小碎片、看著微小類似于血塊的物質,其實就是子宮脫落的內膜。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在正常情況下,月經血液是不會發生凝固的,因為經血中存在阻織血液凝固的物質。而一旦在經血中發現了血塊,這很可能是月經量過大的表現,由于出血量過大、血流速度過快,進而形成了凝固血塊。
而導致月經量過大的原因,則需警惕以下幾點:
1、子宮肌瘤
這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為高發的一種良性腫瘤,它也是人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子宮肌瘤的出現,主要和子宮平滑肌細胞長增生有關,所以子宮肌瘤也被稱為子宮平滑肌瘤
而出血就是子宮肌瘤最為主要的癥狀表現,有超過了50%的患者在患病期間都以月經不調作為了主要癥狀,患者在經期出血量對比之前有明顯增多,并且還伴隨了經期延長或周期縮短等表現,有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不具有月經周期的不規則陰道出血;
2、子宮內膜癌
這是出現在子宮內膜中的上皮性惡性腫瘤,該疾病多出現在了40歲以上圍絕經期、已經絕經的女性身上,其實女性生殖系統中常見腫瘤,病發率僅次于卵巢癌、宮頸癌之后
就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不規則陰道出血,就是子宮內膜癌最為典型的癥狀,其表現為經期少量、中等量出血,出血量對比之前有明顯增多,甚至是沒有處于經期的女性也會有不規則陰道出血表現,晚期患者在排出的血液中可能還會有血塊、爛肉樣組織;
3、其他疾病
除了典型的婦科疾病之外,如果女性患者患了其他影響凝血功能的疾病,比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病、惡性骨髓增值性疾病、肝臟疾病影響凝血因子生成、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等,都可導致患者月經量突然增多。
有些人對于經血從子宮中來,子宮保護得好不好,直接影響月經的正常與否不太了解。飲食日常生活的無規律,外邪入侵,體內寒氣增加,陰陽失去平衡,導致子宮收縮功能下降,經血及毒素就無法正常代謝排出,甚至部分滯留體內,下面下不去,上面下不來,就會出現趕前錯后,量多量少、痛經、宮寒以及月經不調等月經紊亂等異常情況。
出現這些問題不可怕,擔心的就是不采取措施防范和補救,其實方法倒是有的,農村人的普遍用法就是到蘇北灌南等地方采摘一點大雁草煮水喝,加紅糖,煮好后趁熱喝,平時飲食清淡些,少吃生冷油膩之物,特別是晚上盡量少熬夜,多休息。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偶然一次月經量增多,可能是因生活習慣改變、情緒影響到了子宮內膜代謝,不需要過度警惕。但是,如果近期多次月經周期異常,甚至是沒有處于經期、私處有血液排出,這就可能是疾病到來的信號,及時就醫篩查很有必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