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問我:
“好的婚姻,都是怎么樣的狀態(tài)?”
這條留言下面,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中被點贊最高的回答,引用了主持人董卿的一句話:
“結(jié)婚最好的狀態(tài)是:村里有家,城里有房,車子會開,余額夠花,孩子不一定成才,但要懂事,愛你的人不一定優(yōu)秀,但要顧家?!?/p>
是啊,最好的婚姻狀態(tài),莫過于“舒心”二字了。
沒有小心翼翼的討好,不必委曲求全的犧牲,更無累人累己的內(nèi)耗。
只有鍋碗瓢盆里藏著的體諒,春夏秋冬里透著的包容,和年復(fù)一年里守著的本真,生活反而會更踏實、更自在、更松弛。
就像穿慣的舊毛衣——
未必驚艷,但一定妥帖溫暖!
1、夫妻不作不負,懂得尊重對方
你是否也聽過這樣的爭執(zhí)?
“你跟朋友聚會就不能早點回嗎?心里還有沒有這個家!”
“我媽說的話你都敢反駁,是不是壓根沒把長輩放在眼里!”
婚姻里的許多裂痕,往往始于對彼此的不尊重。
我們總是試圖去控制,希望對方可以按照我們的方式生活,符合我們的期待。
電視劇《愛情保衛(wèi)戰(zhàn)》中就有這樣一個場景:
妻子抱怨丈夫總是把襪子亂扔,衣服亂放,房間弄得一團糟。
丈夫反駁妻子管得太多,太強勢,讓他感覺喘不過氣。
妻子委屈地說:
“我只是想讓你更干凈整潔一點,這樣生活才更舒適。”
丈夫不耐煩地說:
“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你能不能別總是盯著我的缺點不放?”
甚至一股腦把妻子控制欲強,事事都要管的缺點全都說了出來。
最后,兩個人越說越激動,互相指責。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卻吵到彼此傷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方式,無法強求別人和自己完全一樣。
而婚姻中的矛盾,往往離不開想控制對方的欲望,總是試圖改變對方。
抓著那些不順眼的事情不放,挖空心思去糾正,可越是強迫,越適得其反。
反而,忽略掉了對方的優(yōu)點和付出。
周國平說過:
“婚姻的真諦在于,既要看到對方的優(yōu)點,也要接受對方的缺點?!?/p>
生活本就不易,不必強求對方“和我一樣”,也無需固執(zhí)己見地試圖改變對方。
給予對方自由的生活空間,便會少一些爭吵和煩惱。
如果雙方生活方式差異很大,不如就給對方留一點“私人空間”。
在這個私人空間里,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對方不要過多干涉。
彼此感覺舒服,生活才沒有那么多束縛。
2、父母不內(nèi)卷娃,選擇富養(yǎng)自己
前幾天同學(xué)聚會,聽朋友講了個真實故事,很感慨。
男孩小宇,期末考了全班第三。
當他興奮地告訴爸爸這個好消息時,得到的卻是連環(huán)追問:
“第一名的浩浩這次多少分?隔壁搬的壯壯報了幾個競賽班?你們班這次平均分是多少?”
每個問題都像一塊沉重的磚,壓得小宇喘不過氣。
他默默攥緊成績單,聽見爸爸最后說:
“周末加報個數(shù)學(xué)沖刺班吧,我打聽過了,那個老師帶出過奧賽冠軍…”
有句話,特別真實:
“最讓孩子疲憊的,不是學(xué)習本身,而是父母永遠在比較的目光。
那種感覺,就像被困在永不停歇的跑步機上,明明已經(jīng)用盡全力,卻永遠追不上前面晃動的影子。”
內(nèi)卷式育兒,父母焦慮不堪,孩子也失去了奔跑的快樂。
好在,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明白:
給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其實是自己松弛舒展的模樣。
就像正在流行的"反內(nèi)卷養(yǎng)育",本質(zhì)上是父母先找回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
你專注工作也享受生活,孩子自然懂得張弛有度的智慧;
你接納平凡也欣賞獨特,孩子才會明白人生不是標準化考卷;
別再讓比較成為愛的條件,真正的愛,是父母先成為更好的自己,再用這份光芒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畢竟,教育不是一場你追我趕的馬拉松,而是一次共同成長的徒步旅行。
父母卸下焦慮的背包,孩子才能輕裝上陣,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景。
3、永遠保持溝通,學(xué)會婚姻保鮮
有人曾說:
“婚姻里的沉默,比爭吵更傷人?!?/p>
平淡日子里,容易讓心漸行漸遠的時刻隨處可見:
下班回家后的相對無言、睡前各自刷手機的沉默、遇到分歧時的冷戰(zhàn)回避……
這種時候,比起把話憋在心里,主動開口好好溝通,才能讓感情始終鮮活。
《我們仨》這本書里,記錄了錢鐘書與楊絳數(shù)十年相濡以沫的日常。
有人羨慕他們的默契天成,覺得神仙愛情從不會有摩擦。
但生活哪有那么多順理成章,他們也曾因瑣事有過隔閡。
錢鐘書伏案寫作時被打擾會皺眉,楊絳操持家務(wù)時也會有疲憊抱怨。
直到有次楊絳默默收拾著被錢鐘書打翻的墨水瓶,一聲不吭的樣子讓錢鐘書突然意識到:沉默只會讓誤會生根。
從那以后,無論小事瑣事,他們都會坐下來好好說。
他會講清寫作時的專注,她會坦言家務(wù)中的辛勞,那些藏在細節(jié)里的委屈,都在坦誠的話語里慢慢化解。
這份持續(xù)不斷的溝通,讓他們的感情像常被澆灌的花,始終綻放著生機,走過了漫長歲月。
就像亦舒在書里寫的:
“維系婚姻的從來不是激情,而是愿意開口的耐心?!?/p>
在親密關(guān)系中,任由沉默滋生,只會讓兩顆心在隔閡中越離越遠。
而懂得主動溝通,多一點傾聽,多一分坦誠,才能讓感情始終溫熱。
有一項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
婚姻中感到不幸福的夫妻里,超過七成存在 “溝通缺失” 問題,那些從不交流內(nèi)心想法、遇事只會冷戰(zhàn)的伴侶,感情往往難以長久。
因此,經(jīng)營婚姻的關(guān)鍵,在于“保持溝通”。
常說心里話,不讓誤解積累;
主動談感受,不讓疏離蔓延。
如此,才能讓婚姻在歲月里始終保鮮。
張愛玲在《半生緣》里說: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p>
想要在婚姻里,擁有長久的幸福感,夫妻之間就要懂得平衡。
不苛求、不逼迫,不過度占有,相互理解與支持。
既為家庭付出,也有時間愛自己。
往后的日子,愿我們都能在婚姻里,得一份踏實,守一份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