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特朗普一頭飄逸的金毛,演講的時候手舞足蹈,中氣十足的,其實特朗普只比拜登小4歲,兩個人其實是一代人。
當初拜登上臺時,特朗普沒少調侃拜登的身體狀況,說以拜登的健康狀態很難勝任總統的位置。
可是等四年后,特朗普自己坐上總統的位置,實際的年齡和當初拜登上臺時也差不多。
拜登要面臨的問題,特朗普也逃不掉,最近就有記者拍到特朗普的手腳都出了問題,看樣子特朗普的病情也要瞞不住了。
7月12日特朗普在紐約看球賽時,被拍到腳踝明顯腫成“饅頭”,照片在網絡瘋傳。隨后與巴林首相會晤時,又被發現手背有大塊淤青,且疑似涂了遮瑕膏掩蓋。
白宮也不得不承認特朗普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靜脈瓣膜失靈導致血液淤積,但強調這是“70歲以上老人常見病”,否認有心衰、腎衰等嚴重問題。
2020年大選時,特朗普曾多次攻擊拜登“老年癡呆”“走路摔倒”,暗示其無法勝任總統。
結果今年3月,特朗普登空軍一號時也險些跌倒,被全網調侃,健康問題成了打向特朗普的回旋鏢。
之前白宮還想掩蓋特朗普的健康問題,稱手淤青是“握手太多”,但醫學專家駁斥,淤青面積過大,絕非握手所致,更可能是凝血功能異常或藥物副作用。
紐約大學專家警告,這種病可能導致皮膚潰爛、深靜脈血栓,而且特朗普愛吃快餐、喝可樂,久坐辦公的習慣會加劇風險。
7月16日,特朗普還在社交平臺喊話:“我跟可口可樂說好了,美國版可樂要用真正的蔗糖!這樣更好!” 還特意大寫“REAL”強調。
別人在關心特朗普的身體,特朗普自己卻在關心可樂里面放什么糖。
最新民調顯示,32%共和黨選民和47%獨立選民對其健康狀況“非常擔憂”,質疑79歲的他能否扛住總統高壓。
民主黨也迅速復制特朗普當年戰術,發起“公開完整醫療記錄!”抗議活動,在紐約、洛杉磯組織示威。
當初拜登就沒干滿4年,最后換了哈里斯頂了好幾個月。如果特朗普身體也不行了,萬斯就得來當美國總統了。
美國政壇老化的,何止是拜登和特朗普,現在的美國政壇就是一座養老院。
拜登82歲當總統,美國史上最老,特朗普79歲復出競選,兩人加起來161歲還在爭總統寶座。
國會里更夸張,91歲的參議員格拉斯利計劃干到2029年、84歲的佩洛西干了20屆議員、82歲的麥康奈爾,開會時突然僵住說不出話。
這次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之所以能驚險通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會的老齡化,就在特朗普上臺半年里,民主黨那邊死了3個議員,在通過大而美法案前,剛好又死了一個。
美國普通人平均年齡38歲,但參議員平均65歲,全球排名第七老,眾議員中80歲以上的有13人,35歲以下的只有7人。
70歲以上議員占國會近1/4,年輕人占比不到5%。
為什么美國政壇都是老頭老太?
因為競選要燒錢,2022年國會選舉花了167億美元。老政客靠人脈和股票積累財富,年輕人根本玩不起。美國法律不限議員任期,麥康奈爾從1985年干到現在近40年,佩洛西掌權20年才退。
兩黨大佬壟斷資源,拜登在民主黨內無人挑戰,特朗普在共和黨內支持率超60%,新人根本沒機會。
特朗普和麥康奈爾
為什么都2025年了,中美競爭還在復刻當初美蘇競爭的模式?
因為現在美國政壇里還是那幫經歷過冷戰的老東西在把持,老狗學不會新把戲,當年是如何運作的,現在就還是照著來。
政壇上的年輕力量根本就不足以抗衡,所以也沒什么人提反對意見。
政壇老齡化除了政策老舊外,還有一個巨大的隱患,就是以現在美國政壇的平均年齡,在未來的5到10年里,得死掉一大片。
這會出現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這些老頭老太活著的時候死死地把權力抓在手里,根本就沒有什么繼承人。
如果說只是一個兩個去世,影響不大,年輕的一代慢慢補上了就是了。但如果是接二連三的去世,就像這半年死了3個一樣。
政府停擺還是輕的,更可能的情況是會出現嚴重的權力斗爭,因為大家都是突然被提上來補空缺的,大家都根基不穩,自然想斗一斗,爭取再往上爬一爬。
估計現在萬斯就在盼著特朗普的身體千萬要出問題啊,越早出問題,他就越早能自己干總統。
參考資料:
1.特朗普健康風波——新浪財經
2.特朗普腳踝腫脹、手背淤青引關注,白宮回應:確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