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內蒙古養老金調整方案終于出爐,帶來不少新變化。國家定的2%漲幅雖比去年縮水,但“兩降一提兩增”政策很貼心。定額調整從30元提到35元,錢袋子薄的老人直接受益。
掛鉤比例從1.2%降到1.
1%,高基數人群漲幅被壓低。工齡分段計算沒變,15年內每年0.5元,16到30年1元,31年以上1.
6元。新增低收入專項補貼很關鍵,養老金不足3000元的,高齡補貼多10元,70歲以上每多一歲多補0.8元。
呼和浩特72歲退休教師陳老師,35年教齡帶來42元工齡溢價,占總漲幅四成。鄂爾多斯牧區81歲老人巴特爾,基礎養老金從158元漲到512元,高齡補貼再加50元。補發從1月算起,七月底前到賬,牧區老人存折余額能多出四千多。
月領1000塊的退休職工漲3.5%,比高收入群體實際受益更大。軍轉干部待遇沒動,繼續按老規矩補足到平均水平。
可惜保底政策沒回來,三千以下退休人員指望定額提高和專項補貼。工齡溢價對低養老金群體更友好,同樣42元,在陳老師賬上是1.3%增幅,擱月領1500的牧民身上就是2.
8%。基礎養老金翻倍靠盟市財政補貼,新規下牧區老人補貼更可觀。有人擔心興安盟等地區補貼能否落實,別讓牧區補貼變成紙面富貴。
政策鼓勵長繳多得,31年以上工齡加到1.
6元,長繳費的人別寒心。
我個人覺得,這種向低養老金群體傾斜的做法,才是把錢花在了刀刃上。
退休人員要盯緊七月底的銀行卡,及時查看養老金到賬情況。工齡里藏著歲月,政策里見著真心,希望這樣的好政策能讓更多老人安享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