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鄧建立的一句“謝謝”,是為盧少驊立一個“好人”的人設,還是再一次將他推向那萬劫不復的深淵?
師爺鄧建立的這一拜,是將盧少驊的暗黑氣息徹底洗白,還是再一次將烏黑的墨汁潑向這個得意門生?
“不用勸我,人啊,都有這么一天,我的心里頭有準備。”
“你說我這一輩子,為什么活得這么不容易,年輕的時候上山下鄉,挖了幾年水壩,我和你師娘就是那個時候認識的。”
“在一起苦沒少吃,好不容易回城了,上學讀書、點燈熬油,總算是把工程師給考下來了,以為以后這日子能越來越好,誰知道她怎么能得這個病呢?”
“我就這么看著這人,這么一點點耗著,臨了了,我得讓她過幾天好日子,可是最終卻事與愿違。”
這樣一段專屬于鄧建立的獨白,幾乎道盡了這個老人并不順遂的一生。
早有準備的鄧建立,本以為和徒弟的這一次鋌而走險,能為老伴換來個相對安逸舒心的晚年,可卻事與愿違在最后時刻終究還是天人相隔。
也許對于一個身患尿毒癥的老人來說,此時的解脫,遠比她每天看著強顏歡笑的丈夫苦撐更好。
年少時的老兩口吃足了城里人永遠體會不到的苦與痛,“上山下鄉”成為這段獨白中的最重要的關鍵詞匯。
雖然二者之間未必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可長時間的重體力勞動,特別是處在特別炎熱的環境下,很可能會導致人體嚴重脫水,于是便有了因缺水導致的急性腎損傷,便有了在反復發生之下可能發展出來的慢性腎病,直至最終讓人痛不欲生的尿毒癥。
面對被尿毒癥折磨多年的老伴,面對曾經有希望改善生活品質的機會,即便鄧建立面對的是可能會掉腦袋之罪惡,似乎對于他來說也是值得和義無反顧的。
這就像深陷沼澤泥潭的將死之人,突然抓到了可以將自己拉出來的藤蔓,只想著死中求活的鄧建立,哪里還會顧忌這究竟是藤蔓還是毒蛇?
最終鄧建立也沒有讓老伴過上想象中的好日子,最終鄧建立只能看著經受最后一次痛苦的老伴卻無能為力。
那種無力感,也許只有真正經歷過之人才能明白,那種面對命運只能妥協的無力感,哪怕是再鐵石心腸之人或許都能徹底擊潰。
面對亡妻之死鄧建立落下的淚水只是痛苦,面對眼前這個肯在危難之時幫師父的徒弟,鄧建立一拜之后的淚水,卻絕不只是感恩與謝謝那么簡單。
至此,盧少驊再一次背上了一個即將要出現的黑鍋,一個師父肯為徒弟承擔下所有的黑鍋。
這是可以預見的,難道說盧少驊真是一個心中早就預謀已久的腹黑之人?難道說盧少驊真是一個為了利益可以出賣和拋棄一切之人嗎?
或許對于此時此刻的鄧建立來說,這所有一切的描述都是潑向徒弟的一盆臟水,因為只有這個徒弟在自己無數次難以啟齒時,向自己伸出了援手,只有這個徒弟肯拿出上萬元給師娘治病。
這樣一種金錢上的接濟或許在很多人眼中,只是本身就有錢和來錢容易的無病呻吟,可對于鄧建立這樣一個老實本分一輩子的人來說,卻是永生都不會忘卻的滔天巨恩。
看到這樣虐心的一幕,看到鄧建立向盧少驊說出謝謝之后的一拜,你真能繼續將這個男人當作反派來看待嗎?
關于《掃毒風暴》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