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震。岷江兩岸的青山綠水,剎時間山崩地裂,飛沙走石,生靈涂炭,滿目瘡痍。8.0級地震給川北地區造成的災難可以用毀滅來形容。汶川大難是否殃及川藏線上的名城雅安?我的老部隊是否安全一直揪著我的心。由于遠在遼寧,通訊不暢,媒體又無報道,心中很是郁悶,連日來每每夢中故地重游,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是日,余作文以記之,以求昔日秀美風光永駐心間。
青衣江的回水灣
段崑
32年前,也是這個時候,在名山縣農場結束新兵連三個月的訓練,我被分配到成都軍區汽車20團政治處。團所在地雅安是四川西南川藏線上的一座名城。(民國西康省省會·現是四川省的地級市)雅安城不大,東西走向,兩山夾城,青衣江穿城而過,形成南北兩城。南城多屬政府機關和商業區,北城多是駐雅單位。我團直機關和所屬一營駐扎北城。每逢周日我都要過江去南城逛逛書店和圖書館,雖離下游一公里處有大橋架通南北,但我嫌費時,總是在北岸乘船過江,伍分錢,很方便。
不久,我發現這里山青水秀民風淳樸,雅語綿軟人面桃花,一切顯得和諧,特別是江岸碼頭的一個大大的回水灣更是涼氣陣陣,讓人身心舒坦。
回水灣灣水見底,碧空倒影,游魚影隨,城中那馳名川西的“砂鍋魚頭”就是以這江魚為主料。它叫多少趕路客贊不絕口,留連忘返。
這是當年的雅安大橋,繞過小山頭是解放軍37醫院
夏日,回水灣不時傳出陣陣悠揚的歌聲,順著歌聲尋去,你會看見一組活生生的風情畫:少婦們揮舞著棒槌在清水中洗衣;潔白的鴨鵝在灣里游蕩;你會被女人們那開心的笑聲所感染;還有老艄公那滿繭繃筋的雙手和油亮的漿櫓更會叫你肅然起敬;當然你更會看見雪山里飛來的浪花。
回水灣說是灣可實在比一般的灣小的多,它是北城青衣江畔一個轉彎處迎著水向斜插進一股天然紅沙石;擋住了一半水勢;江水被迫迂回一下,長年日久江水沖刷堤岸,形成一塊平靜的水面;湍急的江水在灣里環繞一周,像是喘口氣又像是留戀這美景,而后才依依不舍的扎向東方。
生活離不開水,人們更愛回水灣。
灣里不僅是洗滌、打漁、散步的好地方,而且是一個天然的小碼頭,雖然有跨江大橋可還有不少人喜歡來這里乘船過江。老艄公年過花甲,在浪尖兒上過了大半輩子,是水養育了他,他舍不得離開這水這船,江水練就了老人堅毅而善良的性格和嫻熟的駕船本領,他駕的船又平有穩。上午,當陽光跌進江心又躍上老人那古銅色的臉龐時,灣里便熱鬧開了,老人一漿漿一篙篙把人們送過江。下晚,歡笑聲中又把他們迎回來。人們在炎熱中勞累了一天,回水灣又敞開了胸懷:姑娘們漂洗著長發;小伙子水里翻上復下;媽媽在為娃娃洗澡,哪么專注哪么深情;“咯兒咯兒”聲中娃娃露出兩顆虎牙;就連老艄公也拋了錨,銜著煙袋笑瞇瞇地放松了身板兒。啊!這就是生活,回水灣!多么詩情畫意。
我猛然想起,我們也應該做這灣,有廣闊的胸懷,容納他人,并為社會做點什么——
這是現今的雅安碼頭雅安大橋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段崑:原西藏軍區第78醫院子弟。年幼隨父母在西藏軍區總醫院生活。1977年一1981服役于原成都軍區后勤部汽車20團。后遼寧工作至退休。
作者:段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