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前年我花了7個假期的時間(前年五一、端午、去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從瀏陽河入湘江口起,沿瀏陽河(包括上游的大溪河)岸邊徒步上行,終于到達了瀏陽河源頭。今年清明節3天假期,我從瀏陽市高坪鎮雙江村出發,沿小溪河上行,到達株樹橋水庫管理單位門口。
今年五一勞動節5天假期,我緊接著前面的行程,乘車到瀏陽市小河鄉(繞過長沙市區水源地株樹橋水庫庫區),繼續沿瀏陽河上行,到達瀏陽市張枋鎮張枋村石角壩,之后乘車返回長沙市區。
以往每一段行程結束后,我都以散記的形式,在自媒體上發布了圖文,介紹了沿途見聞,這次也不例外。下面分享的是五一假期第一天行程中的所見所聞。
一
2025年5月1日一早,我以詩歌的形式,在微信朋友圈和幾個朋友群中發布了繼續徒步瀏陽河的信息。
瀏河滾滾欲留春,獨向芳蹤覓雅意
瀏陽河的一脈清流已流過無數個冬夏
多少滄桑往事都隨風煙消云散
沖出閉塞為達心中的詩和遠方
歷經坎坷曲折終于成就金山銀山
千百年日積月累終于流成錦繡詩篇
瀏陽人這條母親河讓我無限依戀
從東流到西,這是一條從不媚俗的河
有無數的愛加入,這是一條溫暖的河
平緩處滿河漣漪吟出閃亮的詩句
陡險處垂下瀑布唱出嘹亮的歌聲
我是瀏陽河千百年終于等到的有緣人
著迷于瀏陽河岸的秀美風光和古老傳說
不惜用一個又一個假期去行攝去傾聽
我醉心于瀏陽河的動人故事和美好瞬間
愿意以一次又一次的遠足去采擷去捕捉
這里每一縷炊煙都牽動我思鄉的愁緒
這里每一朵浪花都能激發我詩意的情懷
這里每一聲鳥鳴都是春天輕柔的絮語
這里每一張笑臉都能撫慰我孤獨的靈魂
我與瀏陽河注定有一段有趣的劇情正在展開
疲倦并浪漫著,我去設定徒步一條河的意義
小溪水要流過多少道彎才能流成千古長河
小樹苗要經歷多少磨難才能成長為棟梁之材
哺育兩岸生靈若是一條河亙古不變的主題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應是一個人一生的使命
小溪河,我來了!
看,大圍山已盛開
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朵映山紅
向我發出了春天的請柬!
去前年共7個假期,瀏陽河從入湘江口到大溪河最東端的源頭,我已用雙腳丈量,前面清明節3天,我已沿小溪河完成從高坪鎮雙江村到株樹橋水庫(長沙飲用水源)的徒步,這次五一假期,我將乘車到水庫上游,繼續詩意行程,逆小溪河上行,計劃于5日下午到達張枋鎮中心后返回長沙。
信息發布后,我就出發了,目標:瀏陽市小河鄉。在沿溪轉車后,在車上遇到一位姓沈的女士,我稱呼她沈大姐。我們聊起我徒步瀏陽河的話題,我說要到小河鄉中心,再設法到株樹橋水庫上游。她是個熱心人,給我介紹當地的旅游景點和相關情況,重點提到了網紅的魚鱗壩和羅漢松。她還說,節日游客多,晚上萬一旅館安排不下了,可以去她家里住,還把手機號告訴我,我們也加了微信。
當我輾轉到達小河鄉田心村時,已是下午4點過了。
二
小河鄉一帶陽光燦爛,天空有不少白云飄著,氣溫接近30度。
下車后,沈大姐還帶我走了一小段路,指給我看她家所在的大概位置。我感受到了小河鄉人的熱情好客,連聲稱謝。
因考慮過兩三個小時天就快黑了,我就不打算走遠了,就近在小河鄉中心沿小溪河岸邊拍拍照片,并往魚鱗壩方向走。
當我向一位從身邊走過的小伙子詢問一些關于次日往下游方向去再從株樹橋水庫上游沿河徒步的一些問題時,他給了我熱情的回答,留了手機號給我,并說他姓黃,如果有需要可以聯系他,到時候他送我到水庫管理區域附近的河邊上,我們還加了微信。
看得出來,這一帶山清水秀,河岸風光優美,當地村民普遍比較富裕,待人友善,對傳統文化有很好的傳承。
河兩岸多是仿古建筑,有多家酒店、民宿,不遠處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橋叫漢高古橋,有一百多米長,四、五米寬,橋上建了連廊,廊道兩側設有聯排的坐凳,游客可以坐下休息。站在橋上,可以看到上下游兩岸的風景。
橋頭廊道兩側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聯:橋橫碧水雙重畫;岸接青山滿目詩。
夕陽西下,我來到魚鱗壩邊。
魚鱗壩于2020年建成,其創意設計,很好地突出人與山水的互動性,將壩體打造成172個“魚鱗片”,溪水流經堰面,形成172個人工跌瀑,水花四濺,特別是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很像一片片金色“魚鱗”,非常壯觀。
游客走在汀步上,習習河風撲面而來,清澈河水淙淙淌過,令人心曠神怡。2021年春節以來,一躍成為網紅壩,吸引無數游客前來親水觀光體驗,盛夏時節更是避暑的好去處。
不少游客或來或去,走在跳石橋上,顯得輕松自然,有的還赤著腳在“魚鱗片”上戲水玩。
我也從跳石橋上往對岸去,又走回來。站在河中間的橋上,如果忽略兩岸,感覺就像飄在大海中的一葉小舟。
西下的太陽仍然像火一樣炙烤著,無論怎么曬,一河漣漪仍怎么也不會消失,閃爍著耀眼的光澤。
三
沿河邊游道往下游走一小段,就來到了千年羅漢松公園。
公園始建于2012年,2019年10月提質改造,2020年初入選湖南省首批10個古樹(名木)公園;公園中的主角,是小河鄉最具辨識度的名片——千年古羅漢松,該樹根莖粗壯,魁偉奇麗,枝葉茂密蔥蘢,2018年,被評為湖南省“樹王”。2024經權威機構重新測算鑒定,該羅漢樹高約12.2米,實測主干胸徑為1.51米、地徑為1.81米、東西向冠幅為22.5米、南北向冠幅為20.5米,冠幅400多平方米,需7人才能合抱其樹干,樹齡為 2110 年至2120年,是湖南省樹齡最長的羅漢松,也是長沙市飲用水資源核心保護區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
據傳,東漢時期,老百姓在當地蛟龍皂山上挖筍時看到一棵樹形奇特的羅漢松樹苗,便挖回來種植于此。
歷經兩千多年來的保護,形成今天的“樹王”。該樹有著美好的傳說故事。當地叫窯下組,當地群眾以燒窯為生,每次燒窯都不怎么成功,自從有人祭拜了羅漢松后,每次燒窯都是中上等品,也因此被稱為老百姓心中的神樹,備受當地人愛護。穿越千年,這棵羅漢松依舊枝繁葉茂,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前來觀光留影紀念。
為加強對樹王羅漢松的保護,小河鄉于2012年在此修建羅漢松公園,至此已成為游客到小河鄉旅游的必到景點,也是小河鄉的一張生態名片。
國家、省、市林業部門高度關注和重視此樹的生長和保護情況:2017年國家林業局領導來此調研,2017年8月,湖南省林業廳廳長等領導現場調研,2018年6月瀏陽市林業局協同多名省、市專家現場對羅漢松樹王進行認真觀測,并在7月份制定了古樹羅漢松的保護方案,經過長期以來的管護,樹王長勢良好,一年四季郁郁蔥蔥。為了加大保護力度,小河鄉于2019年10月對羅漢松公園進行了提質改造。
羅漢松別名土杉,羅漢松科,常綠針葉喬木,亞熱帶陰性樹種,對有害氣體抗性強,因果形宛如羅漢而得名羅漢松,寓意長壽、吉祥。野生羅漢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逛完羅漢松公園,夜色已漸漸降臨。
夜幕下的小河鄉沿河兩岸別有一番詩意。夜晚退涼了不少,兩岸的燈亮起來,夜游的人也多了好多。特別是漢高古橋廊道頂的燈全部亮著,不少人坐在橋上一邊乘涼,一邊閑聊著各種話題。
古橋邊的一家家庭旅館為我提供了休整之所,一夜好睡,收去了我一天的疲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