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民黨節節敗退,眼看就要失勢,桂系軍閥白崇禧想起了以前被忽視的一個策略,便著急發給了蔣介石,這個計劃一旦實施,要么絕處逢生,要么萬劫不復。
堂堂的“小諸葛”,建議部隊跑到越南去打胡志明,這個計策為什么沒有得到實施?
蔣介石對白崇禧的感情很復雜,愛他的才華,恨他的桀驁,更忌憚他的實力。北伐戰爭中,蔣介石曾讓白崇禧參與指揮,在國民革命軍遭到北洋軍閥攻打的千鈞一發時刻,他率領軍隊成功保護了南京,展現出色的軍事能力。
本以為這會讓蔣介石刮目相看,可功高震主的結果,就是被忌憚。1929年初,南京各集團軍就被蔣介石解散了,得知消息的白崇禧萬分不解,沒給領導面子,就生氣離開了。后來在抗日戰爭時期,迫于形勢,蔣介石又采用了“溫柔”攻略,兩人這才緩和了矛盾。
1949年,代總統李宗仁自知國民黨失敗已成定局,看透蔣介石為人的他一氣之下跑到了美國。白崇禧不顧李宗仁勸告,選擇繼續跟隨蔣介石,還想著國軍能夠反攻大陸,開始為蔣出主意,其中就包括攻打越南的計劃。
白崇禧的想法是這樣的,既然大陸守不住,那就讓孫元良這些四川將領在當地打游擊、搗亂,吸引注意力。同時,把主力部隊拉到越南去,剿滅胡志明部,占領越南北部。
這個計劃的精妙之處在哪里?一旦占領越南,國民黨就有了新的根據地。如果我黨敢追到越南來,這場內戰就會變成國際戰爭,到時候,美國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就這樣先在越南站穩腳跟,借助國際力量,等待時機反攻大陸。
看完信的蔣介石沒有立即表態,只是要求在越南的部隊注意軍紀,切記不要發表什么政治言論。有人說,攻打越南的計劃其實已經被默認了,仔細想想,除了這個瘋狂的計劃,他們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聽起來很美好,可這個計劃真的可行嗎? 其實蔣介石心里很清楚,這個計劃的成功率微乎其微。1949年的國民黨軍隊,早就不是當年北伐和抗日時的鐵軍了,連續的敗仗讓士兵們失去了斗志,將領們也人心渙散。
讓孫元良這個“逃跑將軍”在四川打游擊,就是在開玩笑,他跑得比誰都快。越南還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會讓中國軍隊在自己的地盤上撒野,想想就不可能。
就算法國同意合作,肯定要獅子大開口,最關鍵是胡志明得到了當地人民的支持,這種人心齊的力量,是任何外來軍隊都無法抗衡的。
其實,“入越計劃”不是白崇禧的原創,早在衡寶戰役期間,桂系內部就有人提出過類似的建議。當時的白崇禧不屑一顧,非要等美國的援助,結果卻節節敗退,成了光桿司令,這時候他才想起了這個曾經被否定的方案,時機已經錯過了。
白崇禧的計劃破產,本人也被迫退守臺灣,更諷刺的是,到了臺灣后,蔣介石立即對他進行了監控。在白崇禧的公館對面,蔣介石專門設立了一個派出所,24小時監視這位昔日戰友,這就是政治的殘酷。
1966年,白崇禧在臺逝世,死因不明,尸體發綠,有人說他是被毒死的,有人說他是病死的。真相如何,已經不重要了,國民黨的失敗,不是因為缺少軍事天才,而是失去了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