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怎么還在尬聊“芬太尼問題”?
近日,特朗普站在臺上,舉起了一張14歲少年的遺照,這個孩子因過度吸食芬太尼而不幸去世。
站在他旁邊的是孩子的母親,正淚如雨下。
特朗普面向鏡頭,情感激動地說:“我相信中國會執行死刑的。”
美方自己監管不力的“鍋”,怎么就甩到了中國頭上?
特朗普舉著一張14歲的已經去世的孩子照片,聽他母親聲淚俱下的控訴芬太尼的危害,她的孩子就死于芬太尼成癮
芬太尼最初是作為一種止痛藥進入醫療領域的,設計目的是替代嗎啡,幫助緩解癌癥晚期患者的劇烈疼痛。
它的鎮痛效果是嗎啡的50到100倍,起效迅速,通常在兩分鐘內就能緩解病人的痛苦。
原本它的應用是為了解決病人最后的痛苦,讓他們安詳地度過人生最后的日子。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芬太尼逐漸變成了美國社會的“頑疾”。
上世紀90年代末,“痛感管理權”理念在美國醫療體系一時風靡,醫生也緊跟潮流,十分愿意開具阿片類藥物,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而美國的藥品監管體系也“自由民主”起來了,絲毫未能有效預測到芬太尼濫用的風險。
但市場永遠是最敏感的。
制藥公司——尤其是普渡制藥,為了推動藥物的銷售,故意將阿片類藥物的成癮性低估,甚至通過行賄和虛假宣傳讓奧施康定等藥物成為市場的主流。
這一舉動直接將美國人對強效止痛藥的依賴推上了頂峰,其中芬太尼的作用不言自明。
而奧施康定作為一種合法的止痛藥,在美國本來應該嚴格限制,普及率僅限于醫療領域,但由于其高效能和成癮性,它很快被濫用。
許多美國人最初接觸到芬太尼也不是通過什么非法渠道,而是因為服用醫院的處方藥。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因成癮而轉向黑市購買這種藥物。
這讓美國費城肯辛頓大街成為了著名的“喪尸街道”,沿途到處都是毒癮發作的吸毒者。
而芬太尼之所以在美國黑市受歡迎,主要原因分兩方面:
一是因為芬太尼的合成不像傳統的阿片類藥物那樣復雜,它可以通過簡單的化學合成獲得,其前體物質也相對容易獲取。
因此非法市場上的芬太尼非常容易制作和傳播,這也加劇了美國毒品泛濫的情況。
其二是芬太尼的高致死率。
在很多地方芬太尼不僅通過非法渠道流入街頭,還被不法分子添加到其他藥物中,導致誤服致死的悲劇頻發。
在這一過程中,社交平臺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隨著美國一些社交平臺的興起,芬太尼的買賣變得更加隱蔽。
許多青少年通過這些平臺購買含有芬太尼的藥物,而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藥物的致命性。
所以美國各地類似的悲劇時有發生,芬太尼的濫用已經不再局限于成年人的群體,青少年群體的風險正在不斷加大。
但這也不能作為特朗普忽視其底層原因向中國“潑臟水”的理由。
事實上,中國在芬太尼管控方面早已采取了嚴厲的措施。
2019年中國就已經將所有芬太尼類物質列入了管制清單,并且加強了對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管控。
中國不僅加強了國內的打擊力度,還與其他國家,尤其是墨西哥,開展了緊密合作,共同打擊芬太尼的走私網絡。
結果美國對中國的積極行動視而不見,背過身就開始指責中國。
特朗普在公開場合一再聲稱,中國是芬太尼問題的根源,并借此將壓力施加到中國身上。
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美國的毒品問題,還破壞了中美在禁毒領域的合作。
對此中國外交部回應稱,芬太尼是美國國內問題的產物,責任在美國自身。
中方強調,美國的龐大市場需求和長期的藥品濫用文化是芬太尼泛濫的根本原因。
說到底,就是美國相關藥品管控不到位,再加上商業利益龐大,貿然插手會觸及多層利益鏈條。
而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對這點更是心知肚明。
這也導致他不敢貿然對根源動手。
此時,內部矛盾無法調和,就只能拉外部矛盾來“擋槍”。
中美的競爭關系,讓中國成為了在特朗普政府看來最合適的對象。
那么,對內特朗普是怎么做的呢?
根據DEA(美國緝毒局)的數據,2023年全美執法機構僅查獲約15%的非法芬太尼流通案件。
不止查獲率感人,在打擊效果上,美國也常常“高抬貴手”。
最后往往都是緩刑、社區康復、轉介治療了事。
更別說近年來,美國對于死刑的態度更為審慎,判處死刑的案子寥寥無幾。
這也是特朗普為什么要說“我相信中國會執行死刑的。”
一是將責任歸到中國身上,另一方面也是將“死刑”相關的爭議推給中方。
但這有用嗎?
多年來,美國與芬太尼相關的死亡人數一直在上升,從2018年的約29725人上升到2023年的76282人。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2024年,美國因過量用藥導致死亡人數達80000人,其中,過量服用以芬太尼為主的合成阿片類藥物導致死亡人數約為48400人。
這赤裸裸的現實不是特朗普面露悲痛的安慰兩句就能解決的。
而中美在禁毒問題上的分歧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
中國在禁毒方面做出的努力事有目共睹的。
美國向中方推卸責任的腳步也從未停歇。
特朗普在白宮簽署法案時舉起孩子的遺像,表面上是為了表達對失去親人的同情,但他始終沒有提到美國國內藥品濫用的根源。
其芬太尼危機不正是源自白宮政府自身在藥品監管上的失職嗎?
芬太尼只是整個阿片產業鏈的一部分,美國政府不對成癮機制加強監管,只靠中國單方面“封堵供給”,無異于杯水車薪。
在這樣的現實下,特朗普的悲情政治訴說,也不過是一場糊弄人的假把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