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閏六月撞上入伏,莊稼人犯嘀咕:這夏天要熱成啥樣?日歷上寫著農歷六月二十六,眼瞅著該進七月,偏生多了個“閏六月”。老一輩說“一年兩六月,三伏有講究”,可到底是熱到冒油還是雨多涼快?
湖北老鄉最近直嘆氣,打農歷六月起,半個月沒下透雨,日頭毒得莊稼葉都卷邊。挑水澆地的王大爺蹲田埂上嘟囔:“往年六月連陰吃飽飯,今年倒好,曬得苗兒直喘氣。”閏六月不是白加的,原是農歷要調節氣——大暑沒趕上正常六月,只能“住”進閏月里。
農諺有說法:“入伏天不熱,陰雨伏里連;晴了伏頭,熱到伏尾。”今年入伏就趕上大晴天,湖北多地氣溫35℃往上躥,太陽底下站會兒后背直冒汗。按老理兒,伏頭晴了,這閏六月怕是要熱得“超標”,莊稼人得防著高溫烤苗。
可有人犯疑惑:“閏六月打亂節氣,會不會反而雨水多?”翻歷史賬,近百年閏六月年份,長江流域平均氣溫比常年高0.5-1.
2℃,2017年重慶武漢熱得破紀錄。今年還趕上弱厄爾尼諾,副高提前發力,專家說南方高溫日數可能多15%-20%。地里的玉米葉子耷拉著,張嬸家的辣椒尖都曬焦了,傍晚澆的水,天亮就干得見白土。
“閏六月熱難當,莊稼要遭殃”,老話不是沒道理——高溫加速蒸發,苗兒渴得慌,病蟲害也愛湊熱鬧。可也不全是壞消息,適度熱乎能促莊稼長,就怕熱過了頭,苗兒扛不住。有人說“三伏不見天”,指的是雨多陰多,可今年入伏就晴,這“不見天”怕是難盼了。
氣象站數據擺著:未來三天湖北大部晴到少云,最高溫36-38℃,地表溫度能燙熟雞蛋。
老支書蹲墻根兒抽旱煙:“老理兒要看,新數據也得瞧,熱不熱還得看天給啥臉色。
”留個話頭:你家入伏當天是晴是雨?
往年閏六月熱得邪乎不?
評論區嘮嘮。
提醒一句:農諺是經驗,具體還得看天氣預報,該防旱防旱,該遮陽遮陽。這“加長版夏天”到底多難熬?
且看閏六月里的日頭,是繼續發威還是轉個脾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