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起,長達40天的三伏天正式開啟。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竟與罕見的閏六月完全重合。
“閏月伏穿棉衣”這句老話突然火了。 聽起來荒謬?背后藏著古人應對極端天氣的大智慧。
三伏天穿棉衣當然不是字面意思。 它警示人們:濕熱交加時,寒氣反而更容易入侵體內。 空調房里吃冰棍、光膀子睡涼席,都在悄悄透支陽氣。
數據顯示,去年閏月年份中暑人數同比增加23%。 更驚人的是,腸胃病患者同期上漲18%。
這就是“外熱內寒”的典型癥狀。 河北老農王大爺說:“伏天汗如雨,秋后病纏身。
” 他堅持三伏天喝熱茶、睡熱炕,十年沒犯過老寒腿。
但年輕人總笑他迂腐。 直到體檢報告顯示,辦公室小李的濕氣指數超標3倍。
專家提醒:今年閏月疊加三伏,濕度將突破近五年峰值。
田間地頭已現端倪——玉米葉上露珠到中午都不散。 這種天氣最怕三件事:猛吹空調、過量冷飲、熬夜貪涼。 有個細節很多人忽略:午睡時電扇直吹后頸。
邯鄲劉嬸就因為這,落下了偏頭痛的毛病。
其實防暑更要防寒,記住四句口訣: 頭要涼,腳要暖,肚子別受風,后背勤曬曬。
特別提醒慢性病患者:降壓藥別放空調房。 高溫天血壓波動大,藥物失效速度加快30%。 未來一周,華北平原將迎“桑拿天”連續套餐。
地溫超60℃是什么概念?
雞蛋攤地上五分鐘能凝固。 但奇怪的是,今年蟬鳴比往年晚了半個月。
老話說“蟬叫晚,秋雨多”,這預示著什么?
或許農諺與現代氣象的碰撞,正是我們該思考的。 你準備如何應對這個特殊的三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