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市青白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扎實推進用好烈士褒揚紅色資源助力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六大行動”,積極辦好 “退役軍人最期盼的 10 件事” ,通過系列主題宣教舉措,推動英烈精神進校園、入課堂、潤心田,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全社會營造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的濃厚氛圍。
尺素書英魂,箋語傳赤誠
為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區教育局精心策劃開展 “跨越時空的對話 — 給烈士寫一封信” 主題宣教活動。活動中,為明學校卿清同學飽含深情寫下 “尊敬的彭家珍烈士:展信安!在當下安寧昌盛之世,我飽含崇敬提筆給您寫信......”,以真摯筆觸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此次活動以書信為紐帶,引導廣大青少年跨越歷史長河,與革命先烈展開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在書寫過程中感悟英烈精神,厚植愛國情懷。活動累計征集書信 240 余封,其中 14 封成功入選成都市優秀作品,充分展現了該區青少年傳承紅色血脈、弘揚英烈精神的良好精神風貌。
▲ 為明小學 何思妍
巡展映崢嶸,光影鑄豐碑
自啟動“英烈事跡巡展” 進校園活動以來,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區教育局緊密協作、統籌推進,已先后走進大彎小學校北區分校、福洪中學、至佳中學等 11 所中小學校開展主題巡展,為 2.3萬余名師生展現了青白江區 153 位英烈為民族獨立、人民幸福、祖國富強,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的光輝事跡。此項活動作為推動英烈精神深度融入大思政課教學體系的創新實踐,有效引導廣大青少年厚植家國情懷,對于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的良好風尚具有重要意義。
▲ 大彎小學北區分校至佳中學
碑前開課堂,實景潤紅心
今年清明節期間,該區18所中小學1000名師生代表走進青白江區英烈紀念園,開展“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創新思政教育形式,將思政課堂從傳統教室延伸至紀念碑下,推動思政教育從 “理論學習” 向 “現場感悟” 深化拓展,以沉浸式紅色教育讓革命精神可觸可感、入腦入心,引導廣大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切實讓紅色血脈永續流淌、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下一步,該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將持續深化英烈精神宣教工作的創新性與實效性,不斷豐富活動載體、拓展教育路徑,讓紅色資源成為鑄魂育人的生動教材,引導更多青少年在感悟英烈精神中厚植家國情懷,賡續紅色血脈。
(成都市青白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