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的“奮斗逼”,你真的喜歡嗎?
·作者:墨硯齋·
“求發展”的藝術
曹雪芹最擅長的不是寫富貴,而是用最冷峻的筆墨,挖掘底層人物如何不動聲色地在夾縫中求“發展”。
而這種“求發展”的藝術,賈蕓和劉姥姥兩位堪稱大師。
毫無扭捏作態
賈蕓,一個標準的賈府窮親戚,為了在榮國府謀得一份差事,不惜欠債也要買貴重的藥材送給鳳姐。
這操作,就好比你用花唄分12期買了個名牌包送給領導夫人。
賈蕓行賄的手段高明而又直截了當,毫無扭捏作態,甚至可說是把尊嚴扔進了護城河。
他的另一件驚世駭俗之舉,就是明明比寶玉年長,卻甘愿認寶玉為“干爹”,甚至喊得比誰都親熱。
這就是古代版的“我不要臉我只要錢”。
一個成年人認一個毛頭小子做父親,這種荒唐事賈蕓干得臉不紅心不跳,曹公對此的描寫,雖只用描白,卻不免讓讀者尷尬得心旌蕩漾。
再看劉姥姥。
她更直接,也更世俗。
一個鄉下老婦,連沾親帶故的關系都沒有,厚著臉皮進榮國府,靠著極端諂媚與賣慘贏得一波又一波的施舍。
劉姥姥進賈府,那是真正的無所不用其極,笑話講得比專業相聲演員還精彩,哭訴起來又比戲臺上的旦角更凄慘動人,妥妥的古代版“求打賞主播”。
每一次,她都踩準了賈府富人們自我感動的軟肋,用可憐和滑稽換取施舍,毫無羞恥感地實現階層的暫時性躍遷。
宣告?
這種“無羞恥感”并非天生
賈蕓和劉姥姥看似身份不同,但他們內在的本質極為相似:他們都是徹頭徹尾的“奮斗逼”,為了獲得發展和進步,他們毫不在乎道德或尊嚴,只在乎能否活下去,然后活得更好一點。
但他們攀附權勢為何沒有心理負擔?
道理簡單到令人難堪:在他們的世界里,道德、尊嚴這些奢侈品根本不值一提。
這種“無羞恥感”并非天生,而是社會階層固化的必然產物。在一個資源完全掌握在上層階級手中的時代,所謂尊嚴只不過是一種無用的裝飾品,填不飽肚子,更買不來地位。
事實上,曹公并沒有批評他們,甚至還頗為同情他們。
他們的所作所為,與其說是“鉆營”,不如說是殘酷現實之下的精準理性選擇。
自我折磨與卑躬屈膝
現代社會中,這種鉆營方式換了包裝,變成了廣受推崇的“奮斗逼”。
他們不送麝香冰片白海棠,而是徹夜加班;不喊年輕的主子做“干爹”,而是喊老板叫“老師”,微信秒回,朋友圈瘋狂點贊。半夜兩點還在群里回復“收到,馬上就改”,表面看上去熱血沸騰,實際全靠咖啡續命。他們同樣沒有心理負擔,因為現代社會巧妙地將自我折磨與卑躬屈膝包裝成了一種值得鼓勵的美德。
仔細想想,這種“奮斗逼”的精神與賈蕓、劉姥姥們本質并無區別:都以放棄尊嚴換取上升的可能性,只不過現代人更加精致地掩蓋了這種真相。
奮斗
一場不擇手段的生存戰爭
曹雪芹以客觀而幽默筆調告訴我們:社會底層的階層躍遷,從來不是美好的勵志故事,而是一場不擇手段的生存戰爭。那些表面的滑稽和可笑背后,隱藏的是深刻到令人窒息的階級真相。
真正荒誕的不是賈蕓認寶玉做干爹,也不是劉姥姥厚顏無恥的表演,而是這種求生方式,居然在千百年之后仍舊以另一種形式被稱頌為勵志佳話。
被稱頌為勵志佳話
現實總是這么扎心:你以為你在“勵志奮斗”,其實可能只是換了個時代的賈蕓或劉姥姥而已。
勵志?
文案 :墨硯齋
配圖 :來自網絡
投稿:hlmyj001@163.com
微信:dongzhu19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