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是周一,休息了兩天以后人社部的工作人員今天已經開始上班了,本周作為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的黃金周,可以說本周內,31個省市養老金調整方案很有可能陸續公布。參考去年是在6月17日公布的調整通知,然后在6月25日山東省率先公布的調整方案,其他省市也在之后幾天6月28日完成了調整方案,可以看出,調整通知公布后調整方案也會很快的到來,小編這面有了新的消息也會第一時間跟大家及逆行分享。
那么今年的調整重點是向中低收入群體進行傾斜,在向養老金較低的退休人員進行傾斜下是否意味著調整會提低限高呢?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今年向養老金較低的人員可能會怎樣傾斜?通過調整通知不難看出今年的調整公式還是通過:定額+掛鉤+傾斜三結合的調整公式,所以如果想要向養老金較低的人員進行傾斜只可能通過三結合這三種因素完成實現,那么定額是人人都有的,掛鉤調整也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傾斜調整是分為:高齡傾斜以及艱苦偏遠地區傾斜,所以可以看出傾斜調整并非每個退休人員都能夠享受得到,所以可以判斷出艱苦偏遠地區無法通過傾斜調整這里得以實現。
所以最后僅剩定額調整以及掛鉤調整,定額調整秉持著公平的原則,每人每月增加固定的金額,意味著養老金水平高的人員和養老金水平低的人員,只要身處同一地區內,同一個調整方案下,定額調整都是一樣的,所以如果僅增加定額調整,高低收入群體之間依然存在差距,仍然無法實現向養老金水平低的人員傾斜。那么最后僅剩掛鉤調整,掛鉤調整秉持著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原則,更長的工齡有更高的工齡掛鉤,更高水平的養老金有更高的養老金掛鉤,可以看出掛鉤調整是主要影響了不同長短繳費年限,不同高低養老金水平的退休人員在養老金調整差距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今年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的話是很有可能通過降低掛鉤調整來得以實現的。
假設工齡掛鉤是1元/年,養老金水平掛鉤是1%的話,養老金2000元繳費年限20年和7000元繳費年限40年的兩位退休人員在掛鉤調整中差距分別為:
繳費年限掛鉤差異:(40-20)*1=20元;
養老金水平掛鉤差異:(7000-2000)*1%=50元,20+50=70元的差距。
但是如果今年通過降低掛鉤調整繳費年限掛鉤為0.6元/年,養老金水平掛鉤降低為0.6%的話:
繳費年限掛鉤差異:(40-20)*0.6=12元;
養老金水平掛鉤差異:(7000-2000)*0.6%=30元,30+12=42元的差距。
可以看出通過降低掛鉤調整二者之間的差距變小了,從原先70元的差距縮小至42元的差距,有朋友說這樣的話是通過降低掛鉤調整實現了縮小高低水平養老金之間的差距,但是對于養老金水平低的人員并沒有受益,因為如果降低了掛鉤調整,養老金較低的退休人員憑借著較短的繳費年限以及較低的養老金水平也會也會隨之在掛鉤調整中更少,并沒有所謂的受益可以。
所以小編看到了去年北京地區的關于掛鉤調整的方案,通過提低限高的方式實現了,養老金低的人員比養老金高的人員有更多的掛鉤調整。我們來看下去年北京掛鉤調整中的養老金掛鉤是分成兩種的:
第一個是按照百分比固定比例調整,養老金*0.2%,第二個就是通過6813元將不同上下的養老金進行區別。首先先看第一個按照固定百分比調整,可以看出這里雖然*0.2%但是比例并不高,其他地區都是在1%左右這里僅為0.2%。然后第二個通過6813元以上的養老金養老金掛鉤15元,6813元以下的養老金掛鉤30元,可以看出這里低于6813元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在調整中會比6813元以上養老金多了30-15=15元的調整,那么假設上述2000元和7000元再次進行比較的話:
養老金2000元養老金掛鉤調整為:2000*0.2%+30=34元;
養老金7000元養老金掛鉤調整為:7000*0.2%+15=29元,
這里我們看出來了2000元竟然比7000元多了34-29=5元,這種提低限高的方式是否才是真正的向養老金水平低的人員進行傾斜呢?是否會讓中低收入群體更加受益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