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沈陽還將提出“十五五”規劃意見。
從規劃伊始到踏上新征程,沈陽將用“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個五年規劃期到2035年打造一樞紐四中心,基本建成引領東北亞的國際化中心城市。“十五五”(2026-2030年)將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
回溯過往,沈陽上一個10年規劃已逐步兌現,渾南主城得到快速發展,建成城市行政中心、南部公共服務中心及沈陽南站鐵路綜合客運樞紐,渾河兩岸生態景觀、文化展示等功能得到顯著提升,中德產業園、自由貿易區等一批城市重點功能區得到快速集聚發展。
面向“十五五”甚至更長遠,沈陽市交通運輸局公開征求對沈陽 “十五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意見,備受期待的《沈陽市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25—2035年)》全文也正式公布。
沈陽 “十五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
當前,沈陽“十五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編制工作已正式啟動,部分規劃內容釋放,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桃仙機場二跑道、沈北新區站等都在積極推動。
沈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在2022年修編完成,以建設“軌道上的城市”為目標,規劃了“七橫、八縱、一環、三L”19條線路。目前,我市正在積極推動沈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的報批工作,待逐級經國家發改部門審批后具備實施建設條件。
機場基礎設施方面,“十五五”期間沈陽將全力推進第二跑道建設,實現2條跑道,并根據客量情況,進一步完善東航站區建設,適時重新啟用T2航站樓。同時,也將啟動T3南指廊和西航站區T4航站樓及綜合交通換乘中心的規劃研究工作,為機場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鐵路交通方面,未來計劃在城市北部建設一個鐵路客運站,暫時命名為沈北新區站,它將是繼沈陽站、沈陽北站、沈陽南站之后,沈陽的第四個鐵路客運主站。將規劃建設為集高鐵、普鐵、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布設南北廣場,實現多方式一體化換乘。
除了這些,沈陽在快速路、街路更新、城際鐵路等方面都將進行規劃。
沈陽東北亞的國際化中心城市
7月10日,《沈陽市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25—2035年)》全文正式公布。沈陽城市性質首獲“國際化”定位——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
這份規劃主要聚焦交通、產業、服務業、科技創新、文化旅游這幾方面展開。
交通方面,到2035年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打造東北亞國際航空樞紐,擴容提升桃仙國際機場,推動第二跑道建設,加快建設沈遼鞍城際鐵路,積極推動秦沈高鐵二通道、秦皇島—沈陽等高速公路建設。
到2035年,沈陽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實施一批東北地區協同發展重大標志性工程項目。
產業上,在提升原有制造業優勢產業的同時,開辟新賽道攻關智能機器人、空天裝備等前沿技術,打造“儲能之都”“北方氫都”。推進15個頭部企業配套園區和30個重點特色工業園區滿園擴園。
文旅方面到2035年,文體旅產業向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深入邁進,逐步建成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推進王家灣冰上運動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
......(相關鏈接:國家賦予新定位!沈陽重磅發布!)
這份綱要為沈陽發展指明方向,而更具體的很多大項目建設工作,有望在即將開啟的“十五五”中建設。
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這場會議是時隔十年再次召開的會議,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會議定調新一輪城市發展,會議強調大力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
同時,此次會議提出城市工作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城市的核心是人!站在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沈陽新一輪城市建設也必將以人為重點,從中找到未來方向,走好下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