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胡雨松
進入7月,正值汛期。趁著晴好天氣,安徽建工水利當涂縣姑溪河當涂閘樞紐工程項目內,大型器械正忙著加緊作業施工。
工地上空,一架無人機正在按照預設程序對工程項目進行自動巡檢,大到項目施工進度、挖掘機作業活動,小到電表箱擺放位置,甚至施工人員擰螺栓的動作,都被一一捕捉。
無人機巡檢畫面。安徽建工水利供圖
在建筑領域,無人機巡檢不算一件新鮮事。但由于無人機續航能力等限制,以往的檢查多依靠無人機“飛手”到工地現場完成。但這次,給無人機發出巡檢指令的“指揮中心”,是在位于220公里外的安徽建工水利總部。
自今年5月,安徽建工水利無人機智控中心(以下簡稱“智控中心”)自主研發的無人機AI飛巡網絡投用以來,“數智”手段織成的“智慧天網”,為安徽建工水利在蚌埠、馬鞍山等多地的重點項目保駕護航。
無人機巡檢可自動識別畫面中人物動作。安徽建工水利供圖
“目前智控中心可直接操縱無人機,對蚌埠市新一中項目、司馬莊大橋、延安路大橋,馬鞍山市姑溪河當涂閘等25個重點項目進行巡檢。”智控中心副主任榮健介紹,無人機AI飛巡網絡的出現,讓巡檢工作可以實現遠距離執行。工作人員只需要在后臺操縱系統,幾百公里外的無人機就可以起飛自動巡航智檢。
針對無人機AI巡檢捕捉的畫面,安徽建工水利結合圖像智能分析算法,對未佩戴安全裝備、違規操作等安全隱患自動識別并觸發預警,高效診斷施工現場問題,顯著提升項目安全管控與進度管理效能,構建智能化項目管理新模式,大幅縮短隱患處置時間,促進安全管理糾偏效率提升近300%。
在無人機AI飛巡系統的支持下,安徽建工水利還創新建立“空中巡檢+地面跟進”機制,將隱患實時推送至監控平臺,人工審核后實現問題當天發現、當天整改。“以往對項目的檢查,要花費一天時間,特別是夏天高溫天氣,戶外檢查也存在難點。無人機自動巡查后,一個工地只要一個多小時就能檢查完畢,效率非常高!”榮健說。
后臺可通過智慧安全帽確認場內施工人員位置。人民網 胡雨松攝
不僅如此,為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智慧安全帽也在安徽建工水利部分項目投入使用。在智慧工地管理后臺,“蚌埠蚌山-寧波鄞州產業合作園”項目157名在場工人的位置一目了然。施工人員佩戴智慧安全帽進場后,系統將自動捕捉人員的行動軌跡并顯示人員在工地中的位置,對長時間未處于活動狀態的人員,管理人員也能收到提示,盡快與施工人員聯系確保安全。
“無人機巡檢等智能技術為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服務,同時在巡檢中捕獲的信息數據,還能為路政交通、環保氣象、城市管理等場景提供服務。”安徽建工水利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探索無人機巡檢在多場景應用,用科技力量為城市管理賦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