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打造的都是常規動力航母,西方一邊夸大我國的威脅,一邊又貶低我國的整體戰力,美國媒體肆意評論,說我國的航母建造技術,落后于美國和俄羅斯,可能不具備打造核動力系統的能力。但是我國卻并不糾結,因為即便最壞的程度我國不具備核動力技術,做不到也沒有什么,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我國需要核動力航母嗎?如果從續航優勢來說,我國海軍如果有無限續航的航母巨艦,可以在續航時無憂,能夠更為靈活安排調動方案,在遠洋防御和作戰時,也能達到更好的部署效果。
我國能建造核動力航母嗎?按照軍事戰略來看,我國對于研發航母的進展,都有著很踏實的規劃,能夠一步步攻克很多難題,這才從零開始,航母建造團隊積累了豐富的建造經驗。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航母并非簡單的區別動力系統,而是整體的設計都完全不同。比如簡單來說核動力航母,需要加裝屏蔽層,技術復雜程度非常高,對于安全性的要求也非常高,建造難度非常大。
按照西方的看法,中國雖然攻克了常規動力的技術局限,但是面對核動力系統,是一項艱巨的新任務,中國能否順利完成這個挑戰,作為美國媒體都唱衰的態度。
核動力系統航母在防御和作戰領域,有著明顯的航行優勢,理論上能支持續航無憂,超過300萬公里的續航,在設計壽命期限內,只要核動力反應堆,沒有重大故障不破損,就能持續完成續航,日常只需要補充消耗掉的物資和武器等,不需要加載大量的燃油,能節省出更多的空間,攜帶更多的兵力和武器,因此戰力也更強大。
在外界唱衰我國建造核動力航母的能力時,我國并不在意,這是因為,我國對于軍工發展和規劃,一直都冷靜理智,從不冒進也不急于用大的參數去夸大戰力。
假設說打造核動力系統航母,需要的技術平臺可能要重新開發,這就涉及一筆巨額的軍費開支,而我國對于任何武器的研發成本,都有一個嚴格控制的考慮,這是長遠規劃的必要條件。
使用航母,需要巨額的開支和維護成本,我國并不和西方比拼武器的奢華配置,更不追趕武器的造價成本,而是在同等質量和同等威力的前提下,追求更為可控的成本降低能力。這關系到未來能夠憑借自身的條件,可以主動安排增量和擴容。
那么我國的防御部署需要核動力航母嗎?從我國的海防需要來看,遼闊的海域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里,常規動力加油一次就要幾千萬噸,執行一次巡航任務,也要消耗很長時間,一旦遇到極端天氣和海況,如果改變航線,還需要考慮燃油的支持能力,這些都是行動受限的因素。如果使用核動力系統,就不存在這些顧慮,如果擁有核動力系統航母,顯然具有更多的選擇主動,但是并非必要。
這是因為,我國的近海補給能力非常強悍,不需要顧及因為特殊情況不能及時支援的問題,同時在遇到敵人時,對手想要切斷我國的補給線,也是癡心妄想,我國的防御系統從空天海陸組成多維度的層級,不會讓敵人有可乘之機。
那么我國真的永遠搞不定核動力航母嗎?美國媒體貶低我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國擁有這個建造能力,也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才能最終決定是否打造核動力航母。
西方從來不考慮資金的負擔,但是財大氣粗如美國,也深陷債務漩渦,軍費額度在不斷增加,很多武器項目也因為承擔不了成本負擔,最終擱淺。
那么中國的理智體現在,不會打造燒錢的武器,而且對于必要性進行評估之后,平日保養維護的費用都是天文數字,根本就不適用。
就像美國挖坑自己跳,抓來多個盟友國分擔一些成本開支,變相收一些保護費,也是在降低美國的經濟壓力。
我國看得很透徹,前車之鑒就擺在那里,我國不是因為核動力技術受限,而是要等到建造的綜合條件都具備之后,才會這樣去做。我國如投入現有的科技力量,啟動核動力項目,并非不能完成,或許時間也趨于成熟,現有的技術體系,都能從側面證明,中國已經在不斷攻克專業難題,繼續更多的實力。
中國并不急于建造核動力系統的航母,說明對現有的裝備自信更大,不急于用核動力證明什么,西方也只能在口舌逞能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