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韓國內亂特檢組7月16日通報,禁止前總統尹錫悅會見除律師及家屬以外的人員,同時對軍方8處地點展開搜查。這場始于尹錫悅戒嚴事件的政治地震,正以超乎預期的烈度重塑半島格局。
尹錫悅在任期間的極端行為遠超外界想象。韓國國會掌握的兩段錄音顯示,他曾以“V先生”代號直接下令無人機作戰司令部,向平壤投放挑釁傳單,并要求“不必通報國防部”。更危險的是,他設想讓韓軍假扮朝鮮軍隊制造入侵假象,甚至計劃攻擊駐韓美軍以挑起半島戰爭。這種“以戰固權”的瘋狂邏輯,在2024年12月戒嚴事件中達到頂峰——他向國會派出軍隊封鎖議事廳,試圖建立緊急立法機構徹底鏟除在野黨。
尹錫悅(資料圖)
這些行動并非孤立事件。2023年尹錫悅撕毀對華“三不”承諾,恢復薩德基地建設并加入美日韓導彈防御系統,將韓國變為美國“前沿雷達站”。去年10月的無人機滲透事件,更是精心設計的政治陰謀:韓軍故意在無人機加裝易墜落的傳單桶,意圖制造“朝鮮攻擊”假象以實施戒嚴。這種將國家命運綁上戰爭賭桌的行徑,最終導致其支持率跌破兩成,成為憲政史上第二位被彈劾的總統。
李在明上臺后迅速啟動“特檢三法”,對尹錫悅集團展開系統性清算。7月14日的軍事搜查行動劍指三大核心部門:無人機作戰司令部揭露其挑釁鏈條,防間諜司令部被曝提交虛假報告掩蓋真相,情報本部則涉及偽造戒嚴公文。這種“連根拔起”的調查力度,遠超單純的司法追責——特檢組搬走的加密通訊記錄,正在揭開韓軍內部親美冒險勢力的權力網絡。
這場清算具有雙重戰略意圖。一方面,李在明通過徹查向韓國民眾展示整頓決心。尹錫悅時期軍方與保守派勾結的黑幕逐步曝光,包括暗殺在野黨政要的計劃、亮槍威懾警察的暴力行徑,這些都成為瓦解保守陣營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這是向中朝釋放的外交信號。李在明在競選時承諾恢復對朝對話,而此次搜查行動直接回應了中朝對韓方挑釁行為的關切。
尹錫悅的冒險政策對中朝構成實質性威脅。其推動的美日韓雷達聯網項目,試圖實時監控中國導彈發射,招致中方“增加區域安全風險”的強硬警告。而針對朝鮮的無人機挑釁,更讓半島局勢一度瀕臨戰爭邊緣——2024年三八線附近軍事對峙強度,達到自朝鮮戰爭以來的峰值。
戒嚴期間,韓國特種部隊和民眾對峙(資料圖)
李在明的徹查行動正在緩解這種緊張。他終止邊境心理戰、清理薩德遺留問題的舉措,被視為修復中韓關系的關鍵一步。中國外交部雖未直接評價調查,但強調“相信韓國人民有能力處理國內問題”,釋放出審慎觀察的信號。朝鮮則以沉默施壓,等待首爾用實際行動證明不再縱容挑釁。
這場政治地震正在改寫東北亞安全邏輯。尹錫悅時期“以美制朝”的策略,使韓國淪為大國博弈的棋子。而李在明的“軍事去極端化”行動,客觀上削弱了美國對韓軍的滲透——文職防長安圭伯的任命,標志著文官政府對軍隊控制權的重新確立。更具象征意義的是,韓國國會正推動修改《赦免法》,擬終身禁止赦免內亂罪與外患罪罪犯,從法律層面杜絕戰爭冒險的土壤。
但挑戰依然存在。尹錫悅集團的殘余勢力仍在負隅頑抗,其律師團以健康問題為由拖延司法進程,試圖將拘留適當性審查轉化為輿論戰。此外,美國對韓軍改革的態度尚不明確,駐韓美軍是否配合調查將影響清算深度。半島局勢能否真正走出“挑釁-報復”的惡性循環,取決于李在明政府能否將政治決心轉化為制度性變革。
尹錫悅(資料圖)
當特檢組的搜查車駛入國防部情報本部時,韓國正在經歷冷戰以來最徹底的軍事清洗。這場始于權力斗爭的調查,最終可能重塑半島安全架構。對中朝而言,真正的“滿意交代”不僅是尹錫悅的牢獄之災,更是韓國能否徹底摒棄“戰爭謀權”的危險邏輯,成為負責任的地區參與者。而這一切,都將在特檢組的加密文件解密中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