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鮮紅的血液,是生命的紐帶;黨員的擔當,是初心的注腳。當無償獻血車旁響起“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聲音,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汩汩暖流,更是先鋒本色的生動詮釋。
這些默默卷起袖子的身影,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誓言。他們中,有黨齡數十年的老黨員,也有剛入黨的青年力量,在需要之時挺身而出,讓黨性在奉獻中閃光。
本期聚焦黨員獻血者群體,愿他們的故事能點亮更多愛心,讓“奉獻”二字在血脈傳承中愈發厚重。
在華州區財政局趙紅的辦公桌上總放著一個紅色筆記本,扉頁上“為人民服務”五個字被歲月磨得有些模糊,卻被他用鋼筆描了又描。這本筆記本陪著他走過25年黨齡,也見證了他從青絲到微霜的奉獻之路。
2000年4月的入黨宣誓儀式上,剛滿23歲的趙紅攥著拳頭,掌心沁出細汗。當鏗鏘有力的入黨誓言落定,他悄悄在心里刻下一個念頭:黨員不能只把承諾掛在嘴邊。
這個念頭在2003年有了具體的踐行。那天他在街頭看到獻血車上“急需AB型血”的牌子,想起入黨時的那一句句誓言,沒多想就走上了獻血車。順利的獻完血,拿到鮮紅的獻血證時,他突然覺得心里亮堂堂的——原來為別人做點事,是這么踏實的感覺。
從那天起,獻血就成了趙紅雷打不動的習慣和責任。有次加班,手機收到血站急需血小板的短信,他放下手頭的工作請了假就往血站趕,當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救人要緊”。25年里,他的獻血證攢了厚厚一沓,40次獻血累計15300毫升——相當于3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總量,曾先后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各1次。這一串串數字背后,是趙紅對“為人民服務”這句誓言最質樸的回答。
趙紅用25年的堅守告訴大家:黨員的表率,從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把“奉獻”二字,融進日復一日的舉手投足里——就像他卷起袖子時,手臂上留下的那些淺淺的印記,都是寫給歲月的詩,字里行間滿是滾燙的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