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杭州余杭自來水發臭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官方發了個通報說是因為“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
說實話,我看到這個通報第一反應是直接就懵了,就不能說點人話嗎?
老百姓就想知道自來水為啥突然變臭了,結果官方給整這么一堆專業名詞。什么“厭氧降解”、“硫醚類物質”,這不是存心讓人看不懂嗎?
我專門上網查了一下這些術語,給大家翻譯翻譯:其實就是水里養分太多,藻類在管道里瘋狂繁殖,分解東西的時候放出了臭味。就像我們平時說的 “富營養化”,水里的有機質污染物太多,給藻類提供了充足的口糧。
這些藻類在沒氧氣的環境下,分解水里的含硫有機物,就產生了那些臭烘烘的硫醚類物質。
南方周末應該是唯一一個體現監督作用的媒體,他們的記者實地進行了走訪,在報道中初步判斷是東苕溪的原水發生了污染。
但問題來了:自來水不是經過處理才送到家里的嗎?怎么會在管道里長藻類?余杭區是有什么特殊氣候嗎?為什么就他們那兒的水出問題?而且那個水的顏色跟屎湯似的,這又怎么解釋?
通報里沒說。
沒有營養物質,藻類根本不可能大爆發。這就好比家里的魚缸,要是長時間不換水,水里雜質多了,就會發綠發臭,道理是一樣的。
通報的意思是,余杭的自來水管現在就像是個沒人打理的臟魚缸,都已經 “富營養化” 了。
說到富營養化,前陣子山東海邊的滸苔大爆發大家可能還有印象。沙灘上堆得像小山似的,臭烘烘的,那臭味其實也是硫醚類物質搞的鬼。而滸苔爆發的原因,就是周邊養殖基地帶來的水體富營養化。
這事和余杭自來水發臭雖然場景不同,但根子上可能是一個問題,那就是污染物沒控制住。
有報道說,早在六月份,當地自來水的大腸菌群就已經超標了,可老百姓一直被蒙在鼓里。現在出了問題,就想用 15 塊錢的水費減免打發了事?這也太說不過去了。聽說還有孕婦喝了這水得了腸道疾病,這種損害可不是幾塊錢能彌補的。
在任何地方,公共事件涉及到民眾健康,都應該嚴肅對待,而不是輕描淡寫。
我們都在罵日本核廢水,但福島當地官員都敢公開喝水證明 “無害”。杭州自來水要是真沒問題,怎么不見相關官員或者水務公司的領導出來喝一口給大家看看?
是不屑于做,還是心里沒底?
實際上,杭州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水質問題了。2011 年苕溪被化工企業偷排的有機物污染,2014 年錢塘江因為制藥企業排污出現異味,現在又是自來水發臭。
說實話,現在老百姓最擔心的不是水臭不臭,而是出了事沒人擔責、沒人說真話。
通報寫得再漂亮,不如把問題根源找出來,該罰的罰,該賠的賠。要是每次都用專業術語糊弄過去,下次出事只會更嚴重。
自來水是關系到每個人每天生活的大事,容不得半點含糊。希望相關部門能拿出真誠的態度,把問題說清楚、解決好,而不是用專業術語來 “打太極”。
信任一旦沒了,再想找回來可就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