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糞水”的事有了個結果,群友說:看公告感覺有點離譜,藻類厭氧降解能產生那么嚴重的臭味?以及說會有那種眼色的沉積嗎?說不通啊!難怪網評會說“公信力”的問題。
其實杭州這事,我只說一個點:現(xiàn)在城市都愛說自己的常駐人口超過多少多少,流動人口超過多少多少。但很少去聊城市承壓力的這個問題,去聊到底城市能承擔多少人口。
我不知道自來水廠大家去過沒有,很巧,我去過。年輕時候我好奇心旺盛到離譜,加上有湊了點運氣,所以奇奇怪怪的東西都了解點皮毛。關于說水處理,當初有過這樣一個好奇。
現(xiàn)在手機屏幕越來越大,以及廁所管道的優(yōu)化。以前那種手機掉廁所里面的事,是越來越少了。但以往,經常有那種手機掉到馬桶里面的新聞。
所以當初我有過一個好奇,是那會上廁所,手紙不是丟紙筒,而是直接丟馬桶沖下水道里面去的。然后我就在想,有的人擦屁股,用的紙材質不一,薄厚不同。甚至有的人沒帶紙,擦的東西就更奇奇怪怪。像手機這種的東西,都丟下水道,不會堵嗎?如果不堵,又是怎么處理的?
抱著這個好奇,當時就去了趟自來水廠。水廠老大哥跟我說,其實污水處理有污水處理的流程。不同的網,攔不同的東西,不同階段這些東西也就取出來了。最后的沉淀一下,把污水送到處理廠,處理廠會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撒進去各種各樣的化學試劑,進行凈化處理。還有一些處理廠的設備更好,會增加一些過濾流程。最后通過一系列的工藝凈化,就可以排放了。
所以他說:很多東西掉到廁所里面也沒什么,沉淀池里面撈出來就好了。有不少的工人,每年撈沉淀池里面的東西,還能賺不少的外快,因此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但由此我也就有了一個好奇,
我說:這些處理完的污水干嘛用了呢?
他說:一般情況下,是用來澆花環(huán)衛(wèi),還有用在建筑施工,噴泉市政一類東西上了。所以他跟我說,沒事干不要玩噴泉。不要看到噴泉噴水,就傻呵呵的沖上去玩的開心。
當時我才上初中,正好有地理課。我就問他說:那這些水不會沉降滲透么?要是滲入地下,隨后進入到地下水系。那最終不還是進入到了飲用水的范疇,被喝下去了?
他當時后面說了什么我就忘了,不過從那之后,我一直不太喜歡喝白開水。寧可喝對身體不太好的飲料,或者說各種的茶類。總歸,感覺都點味道,才能喝下去。
講到這,
文章就算是全部講完了。
如果真的對“杭州糞水”問題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及說污水凈化相關的知識,了解了解循環(huán)水,再生水的知識。時間遙遠,我也不知道記憶中是否有錯漏了。只是隱約記得,再生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已經是二十年前就有的東西了。想來二十多年了,應該不會毫無變化。
只是最后需要強調一個點,人離不開水,所以一個城市的承載上限其實是水資源的上限。自古以來城市的設計與設計,都是逐水而居。因此一個城市的人口上限,完全要靠最近的“水源地”的承載量。
所以換句話說,凡是超過水源地承載量的城市。要不然是有外來輸水,如北方某某某水庫,持續(xù)供水。要不然就是要靠循環(huán)用水,將各種水體凈化之后再使用。否則完全解釋不通,這么多人用的水,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另外就是官方說的藻類的問題。
由于我不是生物專業(yè)畢業(yè)的,所以就不班門弄斧,有這個專業(yè)的讀者或者群友,可以做個補充。我只是隱約記得,生活污水的處理凈化流程中,其中一個部分,就是需要藻類處理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營養(yǎng)物質。藻類,其實是污水處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凈化流程。
因此藻類出現(xiàn)什么問題,也不奇怪。只是說,藻類出現(xiàn)問題會影響氣味正常。但會影響水體顏色,那至于有那么粘稠的沉降嗎?對此,我的知識就不足以回答了。
所以我說:
PS:昨天的文章,大家就不要問了。屬于是晚上和公文群群友聊完《以法之名》后,順手敲了點東西。但發(fā)完之后覺得,還是不要給自己找麻煩了,所以就自行刪除了。后續(xù)官方如果有東西出來,正好是“猜想”說的東西,屆時會把那段“切出來”和大家聊聊邏輯。
祝大家順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