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計票工作落下帷幕。據日本媒體統計的最終結果,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未能獲得過半議席。而國民民主黨、參政黨等各在野黨的席位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這是自民黨自1955年以來首次喪失多數席位優勢。首相石破茂在投票日當天表達了繼續執政的意愿。他表示,“必須清醒認識到對國家肩負的責任,以及自民黨作為國會第一大黨的使命,我將繼續履行職責。”
這一結果料將對日本政壇格局產生重要影響。未來執政聯盟的施政將會面臨巨大的阻礙。該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都失去了多數席位,政府的每一項法案都要被迫向反對黨讓步。這樣一來,自民黨內部麻生派等勢力或將再次施壓石破茂下臺。
未來如果主要在野黨成功組建執政聯盟,日本將出現政權輪替,若因政策主張差異過大而未能組成執政聯盟,現有執政聯盟則繼續以“少數執政黨”的身份執政。
有學者表示,眼下對于物價問題如何解決,自民黨遲遲拿不出像樣的政策。
日本媒體6月底公布的民調顯示,石破茂內閣支持率為24%,已連續4個月處于“危險水域”。在日本政壇,內閣支持率低于30%會被輿論視為進入“危險水域”;如果進一步跌破20%,就被視為陷入“下臺水域”。
執政聯盟為少數派執政聯盟,在通過預算案時需要依賴在野黨日本維新會支持才能獲得足夠票數,推出其他改革新政也步步維艱。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受自民黨“黑金丑聞”沖擊。而石破茂本人在出任首相后陷入了“商品券”風波。
除此之外,2025年一季度日本GDP環比下降0.2%,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2%,通脹壓力持續。
此次參議院選舉中,如何應對物價上漲是選民最關注的問題。另外,美國特朗普政府繼續就貿易談判向石破茂政府施壓。特朗普多次批評日本不購買美國大米和美國汽車,警告要進一步提高對日本的所謂“對等關稅”(從10%提高到25%)。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計劃本周前往華盛頓繼續進行談判,力圖在8月1日之前達成協議。此次選舉變化意味著未來日本執政當局很可能難以說服足夠多的立法者支持其與美國達成協議,特別是在農業或汽車等敏感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