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宣布對菲律賓加征20%關稅的消息剛落地,菲律賓退役空軍少將羅密歐·波基斯的一篇發帖,讓這個東南亞國家的輿論場炸開了鍋。
波基斯在社交平臺發長文,直指菲律賓近年來的處境“像極了被推上戰場的棋子”。他提到,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案”所謂“勝利”至今已過去近十年,但那張紙面上的裁決從未真正約束過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反倒成了美國深化與菲律賓軍事合作的“借口”。更讓他擔憂的是,隨著美軍在菲律賓的基地越建越多,從馬科斯上臺前的5個增至如今的9個,其中4個還是馬科斯親自批準新增的,菲律賓正一步步滑向“另一個烏克蘭”的危險邊緣——用自身安全為美國的地緣博弈買單,最終可能落得“炮灰”的下場。
馬科斯(資料圖)
這些話戳中了菲律賓軍方的痛處。7月17日,菲律賓武裝部隊南海事務發言人特立尼達在記者會上情緒激動,直斥波基斯的言論是“失敗主義”“危言聳聽”,甚至上升到“扭曲菲軍捍衛主權意圖”的高度。但耐人尋味的是,這位發言人一邊否認菲軍“為進攻做準備”,強調所有行動都是“維護自身主權”,一邊又忍不住補充:“每位菲律賓軍人都明白,南海是生存問題,事關國家未來。”這句話,恰好暴露了菲方內心的矛盾——既想借美國之力在南海爭利,又害怕被美國的戰略裹挾。
美菲軍事合作的“綁定”趨勢,確實讓菲律賓的處境愈發微妙。除了新增的4個美軍基地,美方近期還向菲律賓提出在巴拉望島西岸靠近中國仁愛礁的區域修建艦艇維修設施的申請。這座基地距仁愛礁僅一步之遙,一旦建成,將成為美軍在南海前沿的重要支撐點。表面上看,這是美國“支持”菲律賓維護主權的“善意”,但明眼人都清楚,所謂“維修”不過是借口,實際目的是強化美軍在南海的存在,讓菲律賓成為其“前沿哨所”。
馬科斯(資料圖)
波基斯的警告并非空穴來風。他提到,若菲律賓繼續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硬碰硬”,最終只會成為美國的“消耗品”。歷史上,烏克蘭的教訓足夠深刻:作為西方對抗俄羅斯的“棋子”,烏克蘭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崩潰的代價,卻始終無法真正掌握自身命運。菲律賓的處境更危險——其國土面積、人口規模、綜合國力都遠不及烏克蘭,一旦卷入沖突,既得不到足夠的國際支援,也缺乏長期對抗的資本。中國與東盟國家近年來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已讓南海局勢總體保持穩定,航行和飛越自由從未受影響。這種情況下,菲律賓若執意跟著美國“搞事情”,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中國對“南海仲裁案”的立場始終明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出席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時再次強調,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從一開始就缺乏法律基礎——既沒有履行提前交換意見的必要程序,也違背了“當事方同意”這一仲裁啟動的前提,根本不具備法律效力。
馬科斯(資料圖)
菲方近年來的一系列動作,不僅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通過友好談判解決爭議”的約定,更背棄了中菲雙邊協議中的承諾,觸碰了“禁止反言”的國際法準則。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看清這場“仲裁”的本質,中方的立場不僅是在維護自身主權,更是在捍衛國際法治的嚴肅性。
回到菲律賓的抉擇,波基斯的呼吁其實點破了關鍵:菲律賓需要的不是“戰鼓”,而是智慧;不是為美國火中取栗的“忠誠”,而是維護本國利益的清醒。特立尼達在記者會上反復強調“菲軍不會受別國指使”,但現實是,美軍基地的擴張、軍事合作的深化,早已讓菲律賓的主權打了折扣。如果馬科斯政府繼續被美國的“印太戰略”牽著走,最終只會讓菲律賓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