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界面新聞報道,美國要幫菲律賓修建新設施,主要是幫助菲律賓維修軍艦,美國媒體認為,菲律賓和中國在南海經常爆發摩擦,美軍的行為可以幫助菲律賓。
菲律賓退役空軍少將羅密歐·波基斯發長文,直言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正把菲律賓推向危險邊緣,這句話像根刺扎進菲軍方神經,逼得對方急赤白臉出來反駁。
馬科斯(資料圖)
波基斯在文中沒繞彎子,直接戳破一個被菲官方刻意回避的事實——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案”的裁決書,不過是張廢紙。他翻出數據:當年仲裁結果出爐后,菲律賓在南海的所謂“主權行動”幾乎全靠美國軍艦撐腰,從偵察機抵近到軍艦聯合巡航,哪次不是美國在背后推手?更諷刺的是,這些年菲律賓花大價錢買美國裝備,結果呢?中國海警船在仁愛礁、黃巖島海域的常態化巡航,讓菲方船只連靠近都費勁。波基斯說,美國把菲律賓當“工具人”,是想借南海問題牽制中國,菲律賓卻成了最前面的“擋箭牌”。
他舉了個更扎心的例子:要是中美在亞太真擦槍走火,菲律賓現在的9個美軍基地,還有巴拉望島西岸正在建的艦艇維修設施,立刻就成了美軍的前進基地。可等真打起來,美國能給菲律賓什么?烏克蘭的教訓還不夠明顯嗎?歐洲國家給烏克蘭遞武器,是因為烏克蘭離俄羅斯近,能消耗俄軍;可菲律賓離中國近,美國要是真介入,只會讓局勢更失控。波基斯說得直白:“我們不需要美國的‘保護’,只需要別被綁上他們的戰車?!?/p>
這話傳到菲律賓武裝部隊,直接炸了鍋。菲軍方南海事務發言人特立尼達在記者會上拍桌子:“波基斯這是散播失敗主義!什么‘淪為棋子’‘另一個烏克蘭’,全是危言聳聽!”可他越急著否認,越暴露心虛——當被問到“菲律賓真準備好和中國對抗嗎”,他支支吾吾半天,最后只說“菲軍行動全為維護主權,不會攻擊任何人”。
馬科斯(資料圖)
嘴上硬氣,身體卻很誠實。特立尼達特意強調“菲軍防衛行動基于國家利益”,潛臺詞再明白不過:之前跟著美國在南海搞小動作,根本不是為了什么“主權”,不過是想蹭美國的軍事支持。可現實很骨感:菲律賓花大價錢買的美國二手軍艦,航速慢、火力弱,連中國海警的百噸級執法艇都追不上;美軍承諾的“協防”,在仁愛礁補給受阻時連影子都沒見著。波基斯說得沒錯,菲律賓要是真按美國劇本走,最后只會落得個“炮灰”下場。
美國在菲律賓的算盤打得很精。馬科斯上臺后,美國不僅給錢給武器,還搞“經濟糖衣”——增加對菲農產品進口、承諾投資基建,就為了讓菲律賓死心塌地當“馬前卒”。可美國忘了,菲律賓不是烏克蘭。
中方立場一直很明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東亞合作外長會上早就說過,“南海仲裁案”從一開始就沒合法基礎——菲方沒和中方商量就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了國際法里“當事方同意”的基本原則。這些年,中國和東盟國家談“準則”談了這么多年,就是要建立一個大家都遵守的規則,讓南海不再是大國博弈的戰場,而是合作共贏的平臺。
馬科斯(資料圖)
現在回頭看波基斯的話,與其說是“批評”,不如說是“提醒”。菲律賓要是真為國家和百姓著想,就該聽從這個提醒——別再跟著美國搞對抗,更別把自己的安全綁在美國的戰車上。畢竟,真正的“捍衛主權”,不是靠美國的軍艦飛機撐腰,而是和鄰居好好談,把南海變成共同發展的“聚寶盆”,而不是沖突不斷的“火藥桶”。
馬科斯政府該醒醒了。現在菲律賓的處境,就像站在懸崖邊上——往前一步是美國的“保護”,其實是萬丈深淵;往后一步是和中國的對話,反而是踏實的路。波基斯的那句話,與其說是“殺人誅心”,不如說是給菲律賓指了條明路:別再當別人的棋子,自己的命運,得自己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