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刷抖音刷到最近各地網友都在喊:“山東人快來救救場!”看著滿樹的知了,我饞的直流口水,這是美味啊美味,為啥你們不知道享受美味呢!不理解。哈哈!
原來全國很多地方不吃知了,導致蟬多到讓人犯愁。走在路上,冷不丁就被蟬的排泄物砸中;白天的蟬鳴能蓋過汽車喇叭,晚上路燈下更是爬滿了剛蛻殼的蟬,連下腳都得小心翼翼。當地人對著這鋪天蓋地的“小生物”犯了難,所以就想起了吃知了的山東人。在山東人眼里,這哪是災?分明是大自然的饋贈。
一到夏天,家家戶戶手電筒必備,一到天漏黑影,大人孩子拿著手電筒在樹干間游走,大人小孩都拿著礦泉水瓶子,小水桶這棵樹那棵樹的照。這場景是多少山東人的童年記憶:悶熱的晚風里混著泥土味,桶里的知了猴撲騰著翅膀,回家用鹽水泡上,第二天裹層面粉炸得金黃,咬下去外酥里嫩,濃濃的香氣能飄滿整個院子。
我們北方人把蟬的幼蟲叫“知了猴”“爬叉”“節流鬼”,南方不少地方叫“金蟬”,但對待它的態度卻大相徑庭:有的地方覺得這蟲子看著膈應,碰都不想碰;山東人卻研究出了油炸、爆炒、燒烤等N種吃法,甚至有地方還形成了產業鏈,從捕捉、收購到加工,一套流程順順當當。
其實也不是只有山東人吃,河南、安徽、江蘇等地也愛吃這口,只是山東人把這份喜愛“發揚光大”了。現在網友們喊著讓山東人去“解決”蟬災,更多是帶著點玩笑和好奇:當山東的“吃貨力量”遇上各地的蟬群,會碰撞出什么火花?說不定過陣子,就有山東網友曬出“支援”vlo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