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距離8月份中美關稅休戰的截止日期只剩不到一個月,現在不光中國企業心里打鼓,美國那邊更是亂成了一鍋粥。這節骨眼上,美國財長貝森特出來喊話,說什么“截止日期有靈活性”“談判狀態非常良好”,還盼著8月初在第三國跟中方見面聊聊。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更像是在給美國企業畫餅。畢竟特朗普現在的麻煩,可比關稅談判大多了。以前鐵板一塊的共和黨,現在裂痕大得能塞進一輛卡車。
導火索之一就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愛潑斯坦檔案,這事兒直接讓特朗普被自己人從背后捅了一刀。最早爆料的是幫特朗普重返白宮的“大金主”馬斯克,他直接說特朗普的名字出現在愛潑斯坦檔案里。雖然特朗普跳出來賭咒發誓說沒這回事,但越解釋越像欲蓋彌彰。更致命的是,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最近公開呼吁司法部公開相關文件,還喊著要“支持透明度”。要知道,約翰遜以前在任何議題上都對特朗普言聽計從,這次公開唱反調,簡直就是當眾打特朗普的臉。
作為共和黨在國會的三號人物,約翰遜這一舉動可不是鬧著玩的。現在越來越多共和黨人跟著呼吁公開檔案,這等于把特朗普架在火上烤。要知道2024年大選剛過,共和黨本來就因為選舉爭議內部不和,現在又出了這檔子事,內部矛盾徹底激化。民主黨人在旁邊看得樂呵,就等著共和黨自己崩盤,好趁機奪權。特朗普這會兒忙著救火,哪還有精力跟中國在關稅問題上掰手腕?
就在特朗普被黨內斗爭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中國這邊不動聲色地甩出了一張王牌。最近商務部和科技部聯合更新了《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別看只是“刪除3項、新增1項、修改1項”的簡單描述,這里面藏著的門道可深了去了。重點就在那個新增的技術條目上: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包括液態、半液態、固態電池,還有萃取鎵的全新方法。懂行的人看到這就該豎起耳朵了,這可不是普通的技術限制,這是掐住了新能源產業的“命門”。
現在全球都在搞能源轉型,電動汽車、儲能電站這些新能源產業拼的就是電池技術。而電池正極材料直接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和安全性,是整個電池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實力有多強?這么說吧,全球十大動力電池企業里中國占了六家,正極材料市場份額更是超過70%。現在把這項技術設為限制出口,等于掌握了新能源產業的“技術閥門”。可能有人會說,不就是一項技術限制嗎?別急,這里面還有個關鍵點:萃取鎵的方法。鎵是制造芯片、光伏板的關鍵稀有金屬,而中國是全球鎵產量的“扛把子”,占了全球95%以上的產量。
以前美國卡我們芯片脖子的時候,總說“技術優勢在我”,現在我們把萃取鎵的核心技術限制出口,這招可以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人覺得這時間點太巧了,正好趕在中美關稅談判的關鍵期,又碰上特朗普內憂外患。其實這背后是中國長期的技術布局。這次調整目錄是在征求了部門、企業、學界和公眾意見后才定的,可不是臨時起意。但選在這個時候公布,確實展現了咱們的戰略定力,你美國內部亂你的,我該出手時就出手。
要知道美國這些年一直在新能源領域想追上來,特斯拉在電池技術上砸了不少錢,還想拉攏盟友搞“去中國化”的電池供應鏈。但核心技術這東西不是說追就能追上的,中國在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積累了十幾年,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化生產已經形成完整體系。現在限制這項技術出口,等于直接斷了美國想“抄作業”的路子。這樣會不會引發新的貿易摩擦?其實咱們這是光明正大的正當防衛。美國過去仗著技術優勢,動不動就對中國搞“卡脖子”,芯片禁令、光刻機限制、AI技術封鎖,哪樣不是針對中國企業?
現在中國只是在自己有優勢的領域設置技術壁壘,合理合法保護核心技術,這有什么問題?回看中美關稅談判這幾年,美國總是想拿關稅當籌碼逼中國讓步。但現在形勢變了,美國自己內部問題一堆,特朗普政府連黨內團結都搞不定,談判底氣早就不如從前。貝森特說“談判狀態良好”,更像是給自己找臺階下。畢竟美國企業早就受不了關稅折騰了,蘋果、特斯拉這些大企業一直在呼吁取消對華關稅,現在距離截止日期越來越近,特朗普要是再拿不出方案,美國企業怕是要鬧翻天。而中國選擇在這個時候公布技術限制,其實是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中國不會在談判中妥協,但也有足夠的底氣和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你美國有你的關稅大棒,我中國有我的技術王牌;你內部亂成一鍋粥,我這邊穩扎穩打。這種對比之下,誰更有談判主動權一目了然。當然這不是說中美之間會徹底撕破臉。貝森特提到的8月初第三國會面,說明雙方還是有談判意愿的。但談判的籌碼已經變了,以前美國總想著用技術優勢壓中國,現在中國在新能源等領域已經掌握了話語權。尤其是在全球都要實現“雙碳” 目標的背景下,電池技術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高,中國這步棋可以說是下得又準又穩。
特朗普現在怕是真的要頭疼了,黨內盟友背刺讓他元氣大傷,關稅談判又遇上中國拿出硬家伙。想繼續對華強硬,怕國內企業反彈;想軟化態度,又怕被黨內對手攻擊“軟弱”。這種兩難局面,都是他自己過去四年搞“美國優先”、四處樹敵埋下的禍根。而中國這邊,不管美國內部怎么變,始終堅持自己的節奏。技術限制不是目的,而是保護創新成果的手段;談判不是乞求,而是平等互利的協商。在特朗普焦頭爛額的時候,中國用一項技術更新告訴世界:與其搞內斗消耗,不如踏踏實實搞技術創新,這才是大國該有的樣子。距離8月12日還有不到一個月,中美關稅談判會走向何方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談,我們有誠意;打,我們有底氣。特朗普要是還拎不清,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那最后只會發現,能給美國留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參考資料:
我國調整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期貨日報網】
美眾議長要求公布“愛潑斯坦名單”【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