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1日(周一),日本廣播協會(NHK)發布參議院選舉最終統計結果顯示,首相石破茂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未能保住多數席位。
此次參議院改選共涉及248個席位,執政聯盟原本需要在現有75個席位的基礎上拿下至少50席,才能維持在參議院的主導地位,但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聯盟最終僅獲得47席,距離目標仍有三席之差。
這場失利使石破茂的執政聯盟在繼去年10月輸掉眾議院選舉后,再次成為少數派政府。同時也是自1955年自民黨成立以來,首次在參眾兩院同時失去多數席位。
面對壓力,石破茂明確表示不會辭職,堅稱他將繼續履行首相職責,解決包括美國關稅威脅在內的諸多挑戰。
石破茂在接受采訪時說:“作為第一大黨的領袖,我將盡全力為國家服務。”
低預期卻未達標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報道,石破茂本次選舉的目標并不高,他只希望自民黨和公明黨能夠聯合贏得至少125個席位,從而穩固執政聯盟在參議院的控制力。
選舉投票結束后,出口民調顯示執政聯盟將遭遇重大挫折,而最終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自民黨此次僅贏得39個席位,雖然略好于出口民調預測的32席,但與目標相去甚遠,勉強保住了其“第一大黨”的地位。
在東京市中心一處投票站,43歲的顧問辻優子與丈夫一同投下了支持自民黨的選票。她說:“我們希望國家保持穩定和團結,不想看到分裂加劇。”
她擔心執政黨若不振作,保守派選民可能進一步倒向極端勢力。
57歲的個體戶那須大一則帶著他的寵物狗來到投票站,表達了對變革的渴望:“我希望社會更包容,移民和性別政策更開放,所以我選了憲法民主黨。
石破茂在接受NHK直播采訪時承認,日本應對物價上漲的措施尚未惠及民眾,這是支持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這是一個艱難的局面,我將以謙遜和真誠的態度面對,”他說。
就在選舉前夕,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對日本施壓,批評其在美日貿易談判中進展緩慢,包括在開放市場接納美國汽車和大米方面態度消極。美國計劃于8月1日起,對日本加征25%關稅的消息,也讓日本現任執政聯盟倍感焦慮。
石破茂在選舉前,拒絕在貿易問題上作出妥協。但如今以“少數政府”身份面對談判桌,能否和反對派達成共識,仍是未知數。分析人士指出,執政聯盟內部尚難統一立場,更遑論與反對黨達成一致。
排外聲音在選舉中抬頭
此次選舉中,民粹勢力異軍突起,右翼政黨“國民優先黨”(Sanseito)憑借“日本優先”的強硬立場迅速崛起,從原本的1席猛增至14席。該黨主張設立專門機構管理外國人事務,還反對全球化、疫苗接種,鼓吹傳統性別角色,其排外言論還導致在日外國居民和人權組織的抗議。
保守派政黨“地方政黨聯盟”(DPP)也從4席增至17席,成為執政聯盟的另一大挑戰者。中間派最大反對黨民主黨(CDPJ)則表現平平,僅獲得少量席位。
整體來看,反對黨席位有所上升,但彼此之間分歧嚴重,難以形成統一戰線。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在接受NHK采訪時表示,反對黨必須盡快團結一致,才能成為真正的替代力量。
他強調:“選民已經用選票明確表達了對石破茂政府的不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