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這檔子事,算是把河北文旅的臉按在地上摩擦。倆農家院吵架,居然拿游客撒氣 —— 一個肥碩大媽橫輛電動車堵著唯一的路,游客被曬得快中暑,警察來了她就往車上一坐,翻白眼說 "就不讓"。
網友看得直罵:"前陣子剛曝扎胎,現在又來堵路,這哪是景區,是土匪窩改的度假村吧?河北文旅請網紅拍了半年宣傳片,全被這大媽的電動車撞成了廢品。"
白洋淀的"黑歷史",能編本笑話集。前陣子游客車胎被扎還沒下文,現在又上演 "電動車攔路"——這哪是巧合,是把 "坑游客" 當祖傳手藝。
有去過的人吐槽:"上次停車,老板說 ' 停我家院兒,不然車別想好好走 ',當時以為是開玩笑,現在看是赤裸裸的威脅。"
大媽堵路的架勢,比《水滸傳》里的牛二還囂張。連 "此路是我開" 的客套話都省了,直接橫車坐上面,警察來了都敢頂牛。
視頻里她撐著大腦袋翻白眼的樣子,活脫脫就是 "你能奈我何" 的表情包。有網友調侃:"建議她改名叫 ' 白洋淀車神 ',一輛電動車能堵一條街,比交警的隔離墩還管用。"
最氣人的是"警察來了也白搭"。穿制服的勸了半天,她就裝聾作啞;游客喊 "快執法",民警也只能站著看。有基層民警說漏嘴:"碰著這種撒潑的,輕了不聽,重了怕被拍視頻說 ' 暴力執法 ',最后只能當觀眾,看著游客被曬到中暑。"
河北文旅怕是要哭暈在廁所。前陣子剛請網紅拍宣傳片,把白洋淀吹成 "北方小江南",結果大媽一輛電動車,直接把濾鏡撞碎了。
網友翻出當地文旅局的口號 "誠信旅游,好客河北",改了倆字就成了 "堵路河北,橫蠻大媽",居然毫無違和感。
各地網友的吐槽比天氣預報還準。山東人喊 "撤了景區資格",遼寧人翻出 "扎胎舊賬",山西人嘆氣 "誰還敢去"。有旅游博主算賬:"河北文旅一年的宣傳費,夠給這大媽發幾百年工資,結果全被她這一堵堵沒了,血虧。"
農家院的內訌更是豬隊友行為。倆院子吵架不找村委會,非要拿游客撒氣 —— 這操作比小學生還幼稚。
有內部人爆料:"他們搶客都搶瘋了,上次倆老板在碼頭打架,游客嚇得直接退票,現在又來堵路,是嫌名聲不夠臭。"
民警的 "束手無策" 暴露了執法軟肋。對付撒潑的只能勸,勸不動就沒招 ——這哪是執法難,是耍無賴成本太低。
網友支招:"直接拖走電動車,按非法攔路拘留,看她還敢不敢橫。怕暴力執法?看著游客中暑就不算失職?"
當地監管的 "隱身術" 比魔術師還厲害。扎胎沒下文,堵路沒人管,直到上熱搜才說 "調查中"。
有景區從業者透底:"這種農家院大多沒資質,靠著村里關系隨便開,監管來了就躲,走了繼續坑人,早成產業鏈了。"
游客的絕望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被堵在太陽底下頭暈眼花,看著警察和大媽僵持——這哪是旅游,是花錢買罪受。有游客發視頻說:"以后寧愿去沙漠,至少沒人堵路,還涼快。"
評論區的民間智慧能組個整治小組。有人建議 "反向宣傳":"把堵路視頻做成宣傳片,標題就叫白洋淀:來了就別想走,保證沒人敢來。" 有人支招 "集體索賠":"不光退門票,油錢過路費都得賠,看他們疼不疼。"
最絕的是 "地域連帶法"。網友@河北其他景區:"快管管你家親戚,再不管正定古城、避暑山莊的游客都要被嚇跑了。" 結果正定古城趕緊發 "文明旅游" 視頻,生怕被連累。
還有人翻出《治安管理處罰法》:"堵路能拘留,別總拿不好管當借口,真拘一個,看誰還敢學樣。"
說到底,白洋淀的問題不是"個別大媽",是監管太軟慣出來的。游客被曬到中暑,景區裝聾作啞,文旅局姍姍來遲 —— 這樣的地方,誰還敢去?
建議河北文旅給大媽頒個"最佳拆臺獎",把她的電動車掛在局門口當警鐘,刻上字:"別讓一顆老鼠屎壞了全鍋粥——哦不對,這鍋粥早就餿了。"
最后想問大媽:"堵路的時候沒想過,以后沒人來,你家農家院喝西北風嗎?還是說,你早就準備改行當職業堵路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