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高鐵上能不能吃泡面再次引發關注,話題一度沖上熱搜榜單。有網友曬出高鐵車廂里的提醒,讓乘客不要吃榴蓮、方便面這類氣味重的食品。消息一出,網友“炸開了鍋”,各種觀點吵得不可開交。(7月21日《華商報》)
需要說明的是,“請不要在車廂內食用泡面”不是高鐵的強制要求,只是一種提示,列車工作人員不會對食用泡面的高鐵旅客進行勸阻。
客觀地說,高鐵提示旅客不要吃泡面有一定的合理性,是照顧大多數旅客乘車體驗需求的應有之義,不算是小題大做。
誠如12306官網發布的旅客在乘車期間的用餐注意事項所言,高鐵旅客列車車廂屬于封閉空間,旅客如果在高鐵上食用方便面等有濃重氣味的食品,不利于高鐵車廂保持空氣清新,影響旅客乘坐高鐵的體驗感和舒適度。相比較過去的綠皮火車旅客而言,今天的高鐵旅客對乘車體驗要求更高,更追求舒適度,高鐵旅客大多不再喜歡聽“泡面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這種叫賣聲。
然而,我們也不能就此不食人間煙火。既不讓旅客在高鐵上吃泡面,高鐵上的平價盒飯又斷供,那你讓高鐵旅客怎么吃飯?在照顧廣大高鐵旅客鼻子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旅客的吃飯問題,不能為了顧及旅客鼻子而不管旅客喂飽肚子。
實際上,一些旅客不顧及其他旅客的感受,不考慮個人的乘車體驗,選擇在高鐵上泡方便面吃,除了方便面價格便宜之外,最主要原因是高鐵飯盒的性價比太低,非常不實惠,讓很多旅客不得不遠離。雖然近年來,鐵路公司一直表示15元的平價高鐵盒飯不斷供,但在現實生活中,15元的平價高鐵盒飯并不常見,斷供是常見現象。而且,不管是15元的平價高鐵盒飯,還是更貴一點的高鐵盒飯,飯菜口味其實都不夠理想,打動不了旅客的胃口。
另外,雖然鐵路公司為了解決旅客吃飯問題,從2017年開始放開旅客在高鐵上點外賣服務,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不盡如人意。由于高鐵上點外賣的配送、整體協調等需要多方聯動,與日常生活中的外賣配送有所不同,使得高鐵點外賣的溢價普遍太高,不僅價格比在家點外賣要貴很多,配送費也往往翻倍。昂貴的高鐵外賣讓人望而卻步,只得無奈選擇口味糟糕的高鐵盒飯,或干脆直接泡方便面對付一頓。
因此,對一些旅客在高鐵上吃泡面的選擇,不宜一禁了之,關鍵是弄清楚一些旅客選擇在高鐵上吃泡面背后的真實原因,拿出有效對策,提升服務品質,切實解決旅客在高鐵上的吃飯痛點。高鐵運營部門應當多站在公共利益的高度出發,而不是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利用壟斷地位,把解決旅客吃飯問題當成一門暴利生意來做。
一方面,高鐵運營部門在向旅客提供高鐵盒飯時,不僅要確保平價盒飯不斷供,還要提高高鐵盒飯的飯菜口味、品質,讓旅客在高鐵上可以買到、吃上飯菜可口的平價盒飯。另一方面,高鐵運營部門進一步優化高鐵點外賣服務,降低相關環節的運營成本,讓高鐵點外賣真正回歸市場,讓高鐵外賣溢價回歸到合理范圍之內,讓旅客在高鐵上可以輕松點到跟在外面點到的價格差不多的外賣,告別昂貴的高鐵外賣。
總之一句話,當旅客對在高鐵上吃泡面的需求降低了,那么不在高鐵上吃泡面自然而然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壓根就不需要高鐵運營部門一再強調不讓在高鐵上吃泡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