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半決賽,中國女籃81比90輸給日本,9分的差距,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關鍵是8年來第一次無緣亞洲杯決賽,這下子,關于“沒了李夢,女籃真就不行了的話題直接被頂上熱搜,韓旭賽后哭成淚人,說想去海外聯賽發展,宮魯明則堅持戰術沒問題,還要繼續“洗牌——這一串操作下來,懂球的和看熱鬧的全都坐不住了,這場輸球到底是技不如人,還是自己把路走窄了
比賽一開場,中國女籃其實手感不錯,尤其是第一節,外線和內線的配合還能看,不過日本隊里突然冒出來的田中心,三分球一陣亂轟,把比分硬生生追成了27平,說實話,很多人都以為日本這場會崩,畢竟小組賽磕磕絆絆,外界也都看衰她們,沒想到第一節就直接給中國隊上了一課,第二節以后,中國隊還能靠整體防守壓住局面,半場領先兩分,氣氛也還算正常,真正的轉折來了,第三節一開,日本隊突然加強對內線的防守,韓旭、張子宇被包夾得很死,進攻效率直接肉眼可見地下滑,失誤變多,日本隊抓住機會連打反擊,這一波操作,直接把場上的節奏掰到日本手里
你說巧不巧,到了第四節,中國隊一度把分差追到只剩3分,眼看著還有點希望,結果日本隊又是一波三分雨,把希望澆滅得干干凈凈,最后9分的差距,中國女籃只能看著對手慶祝進決賽,這場失利,說是三分球輸的,一點都不夸張,日本三分47%的命中率,出手比中國隊多10次,幾乎每次中國隊剛追近比分,日本外線就能馬上回應,簡直像下了套一樣,反觀中國隊,雙塔組合這招在面對日本的外線時,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網上很多人把鍋甩給宮魯明,說他的戰術太死板,沒能及時調整,尤其是日本隊三分連續命中的時候,教練組沒有第一時間叫暫停布置專門的防守陣容,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說到底,中國女籃輸球的原因不止這一條,張子宇作為18歲的新人,第一次打亞洲杯,面對日本隊的高強度包夾,經驗上確實差點火候,第三節和韓旭的配合也有點生疏,傳球失誤明顯增多,進攻端的威脅被大大弱化,不能完全怪她,但在關鍵時刻,雙塔組合并沒有打出想象中的統治力
再說團隊層面,說到底,還是有點輕敵的意思,賽前日本主帥“口出狂言,國內媒體和球迷一片嘲諷,宮魯明也公開回懟,氣氛已經很熱,但中國女籃可能真的覺得決賽名額已經到手,結果第一節就被田中心的三分打蒙了,后面想追回來,已經落了下風,日本隊小組賽表現再差,半決賽照樣靠三分球把中國女籃打得毫無脾氣,這場比賽,日本隊就是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賽后韓旭面對采訪直接哭了,很多人都心疼,畢竟她也不容易,這幾年一直跟著國家隊打大賽,傷病加壓力都不少,她自己也說了,有機會肯定會去海外聯賽歷練,以后肯定還得靠更多高水平對抗提升自己,說到底,這場輸球不是某個人的鍋,團隊整體在防守三分球和臨場應變上都得補課,韓旭也承認,防守端沒能限制住對方外線,是最大的問題
宮魯明賽后總結,依然堅持雙塔組合有用,只是防守有漏洞,沒提自己戰術的問題,依舊把問題歸到球員執行上,這種甩鍋的說法,老實說,很多球迷都不認同,尤其是日本隊三分球一波接一波,難道真的就沒有人想到要換陣型或者加強外線逼搶嗎,說到底,教練組臨場反應還是慢了一拍,雙塔組合在亞洲賽場雖然有身高優勢,但碰到日本這種全員能投的隊伍,就很容易被點名
更讓人琢磨不透的是,宮魯明還公開表示,接下來陣容還會繼續變化,老隊員要逐步退出,年輕人要接班,這話一出,很多網友直接理解成李夢大概率不會回歸了,問題來了,日本女籃這次還有36歲的老將,依然能在場上頂,中國女籃就不能給老隊員一個名額嗎,難道真要全靠年輕人去硬剛?李夢的作用不是說說就能取代的,缺她這一環,進攻和關鍵球處理明顯吃虧,現實就這么打臉
當然,女籃不是靠一兩場比賽定生死,輸給日本不是世界末日,但這場失利確實暴露了球隊的短板,戰術沒變通,臨場應變慢,年輕球員經驗不足,老將又被棄用,未來再遇到日本這種對手,靠現在這一套打法,恐怕還得吃虧,說白了,這場比賽就是一面鏡子,把中國女籃的優缺點都照得明明白白
接下來還有和韓國的三四名之爭,怎么調整,怎么補課,宮魯明和女籃姑娘們都得拿點真東西出來了,別再指望靠天賦和身高碾壓亞洲對手了,籃球這東西,說到底,還是得靠場上說話,戰術、經驗、拼勁,缺一樣都不行,沒了李夢,中國女籃確實不太行,但更大的問題,是球隊能不能真正學會變通,不然下次遇到日本,還得繼續被三分雨澆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