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賴清德預計的啟程時間只剩下最后6天。
島內猜測的不是他訪問中南美洲能收獲多少成果,而是他為了在紐約和達拉斯“過境”,又要付出多少代價。這種“明碼標價”的行程安排,無形中將臺灣置于一種尷尬的“政治貿易”中。
更尷尬的是,原本站在同一“反賴”陣線的蔣萬安和馬英九,卻反應不同,令人費解……
7月17日,臺北“城鎮韌性演習”的場地上,蔣萬安站在臺上,鄭重表示:“槍口絕對不對內——這是我們共同的血脈根基。”
彼時,賴清德就在臺下等著上場!
要知道,蔣萬安從未只是一位普通市長,作為蔣介石的曾孫子,被國民黨視為聯結歷史榮光與未來的關鍵圖騰,而且作為藍營中生代當之無愧的領軍者,幾乎被當做朱立倫之后最合適的黨主席接班人選。
可以說,蔣萬安在深藍支持者心中分量不容小覷,黨內普遍期望著2028年他能在綠營虎視眈眈下挑起大梁。
可如今,這位背負著重望的“藍營新旗幟”,卻在公開舞臺主動擁抱綠營,無疑令黨內倍感錯愕和五味雜陳。
眼下國民黨正處于特殊敏感的時期,內部暗流涌動,尤其是面對所謂“大罷免”風潮,明面上藍營展現強硬與團結姿態。但在內部,面對2024敗選的沖擊和反思,路線爭論早已暗流翻涌。
一些中生代、地方實力派開始質疑傳統的、純粹高強度對抗能否贏得中間選民。與此同時,賴清德掌舵后的民進黨正經歷權力過渡帶來的內部整合之困,外加民意支持度顯著滑坡。
就在這樣一個時刻,蔣萬安選擇用一種近乎突兀的“溫情政治語言”打破僵局,表面上是“低頭”,本質上卻是一次大膽試探。
有觀察人士一針見血:“蔣萬安的呼喚不止向綠營伸出橄欖枝,更是用槍口抵在黨內強硬派的胸口上逼其思考轉型出路!”
細究蔣萬安的行動蹤跡,一個清晰的野心路線已浮現:劍指2028!
無論選擇在賴清德相對弱勢之時出手制造戲劇性反差,還是刻意利用“團結”口號突破傳統藍綠界限的象征意義,其核心都旨在打造一個新的形象標簽——非典型政治人物、可覆蓋更大光譜票源的“和事佬”形象。
這是一種精妙的政治計算。
更尖銳的聲音則來自馬英九。
自從島內流傳出賴清德打算竄訪的消息后,他已沉靜多時,這次卻選擇對賴清德發出一連串直擊靈魂的質問,指控了三條罪狀:
第一宗罪:瓦解兩岸和平基石!
馬英九掌舵的八年里,臺海局勢始終在可控軌道上運行。如今兩岸關系何以急轉直下,兵兇戰危?
“為什么臺灣民眾被迫延長服兵役,要走上戰場?”馬英九的質問字字如刀——正是賴清德的“臺獨”操弄,打破了難得的和平局面,迫使兩岸陷入螺旋對抗。
第二宗罪:犧牲臺灣利益獻媚強權!
在馬英九看來,所謂“大罷免”不過是為掩飾賴清德糟糕的治理能力。上臺后面對美國威逼利誘,賴清德非但沒有勇氣周旋,反而對美俯首帖耳。
而面對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賴清德政府手足無措,毫無有效應對之策,甚至連臺積電這艘臺灣經濟的旗艦企業,被當成“貢品”送往美國,堪稱當代經濟版“割地賠款”,導致鳳凰城廠區工程延宕、成本暴增、人才流失。
第三宗罪:豢養“綠色恐怖”怪獸!
賴清德用“去除雜質”粉飾其“大罷免”,馬英九厲聲反駁:“誰是雜質?哪個同胞該被‘去除’?”民進黨大肆操弄意識形態清理,炮制寒蟬效應。誰敢質疑其政策,誰就可能被扣上“不愛臺灣”的帽子。
一旦在野人士噤若寒蟬,臺灣社會只會向恐懼深淵滑落。
對于賴清德的“竄訪”安排,大陸國臺辦陳斌華在7月16日做出回應:正告賴清德當局,“倚美謀獨”枉費心機、注定失敗。我們也向賴清德的“目的地”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做出警告“認清大勢,慎重處理涉臺問題,早日加入中拉友好合作的大家庭”。
毫不夸張地說,賴清德“過境”一事已經賭上了臺島的未來,一面是走向臺海危局加劇的險道,另一面是和平的康莊。
他在拿整個島嶼的平靜生活以及未來做賭注,而結果必將是自食惡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