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突然喊話:“我愿意下周和普京見面!”。但仔細一琢磨,這哪是什么“和平誠意”?分明是澤連斯基被美國和俄羅斯聯手逼到墻角,不得不賭一把“絕地求生”。
一、美國翻臉:從“全力支持”到“想換人”
2022年俄烏沖突剛爆發時,美國把澤連斯基捧成“反俄英雄”,武器、錢、輿論支持,要啥給啥。可到了2025年,美國的態度徹底變了。
特朗普政府直接開罵:“烏克蘭就不該挑起這場仗!”更狠的是,他們揪住澤連斯基的總統任期問題不放——按烏克蘭憲法,澤連斯基的總統任期本該在2024年5月結束,但因為“戰時狀態”被延長了。可烏克蘭憲法法院從來沒明確說過“戰時狀態能無限連任”,這就成了特朗普攻擊他的“把柄”。
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更直接威脅:“要么澤連斯基老老實實去談判,要么我們找個能談的人來!”背后的小動作更絕:美國媒體爆料,特朗普團隊已經偷偷聯系了烏克蘭反對派領袖,比如前總統波羅申科、前總理季莫申科,甚至前軍方大佬扎盧日內。美國這是明擺著說:“你要是不聽話,我們就換個總統!”
澤連斯基現在有多慘?國內民意也反水了。最新調查顯示,雖然還有44%的人支持他,但超過66%的烏克蘭人想停戰,其中一半人愿意接受“放棄部分領土”來換和平。當基輔的市民每天躲防空洞時,誰還信“為自由而戰”的口號?澤連斯基的“戰時總統”身份,正在被老百姓拋棄。
二、俄羅斯亮底牌:朝鮮6000援兵,戰場優勢拉滿
澤連斯基急著談判,俄羅斯卻一點都不慌。就在他喊話前,俄羅斯剛完成一個大動作:2025年6月,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跑到朝鮮,敲定了朝鮮派6000人支援庫爾斯克戰場的協議。
這6000人可不是來打仗的——1000人是工兵,負責排雷;5000人是工程兵,修路、建基地。俄羅斯這一招太狠了:既不用自己士兵冒險,又能快速推進戰場。現在俄軍在庫爾斯克和頓巴斯地區完全占上風,澤連斯基想靠談判“翻盤”,根本沒籌碼。
普京的回應更絕。他說愿意和澤連斯基見面,但加了個條件:“談判必須是為了‘徹底結束沖突’,而且協議的是烏克蘭‘合法政府’簽的。”這話什么意思?烏克蘭現在內部亂成一鍋粥,議會、軍方、反對派都不一定認澤連斯基簽的協議;更關鍵的是,澤連斯基的總統身份本身就不合法(任期超期)。普京這是在說:“你連代表烏克蘭的資格都沒有,談什么談?”
俄羅斯還玩了一招“心理戰”:主動移交6000多具烏克蘭陣亡士兵的遺體,還說可以再移交3000具。烏克蘭要是接收,等于承認自己打輸了;要是不接收,國內軍屬能鬧翻天。澤連斯基現在里外不是人。
三、澤連斯基的“三招自救”:求和、反美、抱大腿
被美俄逼到絕路,澤連斯基只能賭一把“絕地三招”:
第一招:裝“和平使者”搶道德高地。如果俄羅斯拒絕見面,澤連斯基可以哭訴:“我們想和平,是俄羅斯不給機會!”把責任推給俄羅斯;如果俄羅斯同意,他可能繞過美國,直接和俄羅斯簽停火協議,這樣美國就管不了他了。
第二招:反將美國一軍。澤連斯基公開說:“希望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任期內結束沖突,特別需要美國的幫助!”這話表面是捧美國,實際是在暗示:“如果烏克蘭崩了,都是特朗普的錯!”
第三招:緊急清洗內閣,防“被換人”。澤連斯基最近頻繁調整內閣,提拔親信、打壓反對派,想保住權力。但沒用——烏克蘭軍方已經對他失去信任,部分高級將領甚至偷偷和俄羅斯接觸,商量“澤連斯基下臺后怎么辦”。
四、結局已定:烏克蘭成了“大國玩物”
澤連斯基的“絕地求生”,注定是場悲劇。俄羅斯的核心條件是:烏克蘭必須承認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歸俄羅斯,永遠不加入北約,保持中立。但烏克蘭的底線是“領土完整”,這倆根本對不上。
更慘的是,美國和俄羅斯早就“默契”了:美國需要烏克蘭當“消耗俄羅斯的炮灰”,但不想再花錢;俄羅斯需要烏克蘭當“緩沖區”,但絕不會讓烏克蘭倒向西方。歐盟更冷漠,德國、法國已經在偷偷商量“澤連斯基下臺后怎么維和”,默認美國說了算。
澤連斯基現在就像個被美俄推來推去的棋子。當俄羅斯的坦克繼續推進,當美國的軍援越來越少,當烏克蘭老百姓罵他“騙子”,這個總統的位置,遲早保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