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聊點“大事”。最近,天上、地上兩條新聞同時刷屏,把“中歐”兩個字推上了全球熱搜:一條是飛機的事兒,一條是人名的事兒。別急著滑走,咱們拆開細說,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大洋彼岸的美國會坐立難安,甚至開始擔心自己的“朋友圈”是不是要散伙了。
先說飛機。歐洲的空中客車,簡稱空客,剛在咱們天津搞了個“大動作”——把A321這款主力客機的機身系統裝配環節直接搬到中國。注意,這可不是簡單擰螺絲,而是核心工序中的核心:從機翼與機身的對接、航電系統的綜合調試,到燃油、液壓、環控三大管線的最終校準,每一步都涉及空客最頂級的工藝標準。以前這些環節只在德國漢堡和法國圖盧茲完成,如今第一次落戶中國,信號再明顯不過。空客背后站著德國和法國,這兩家對其擁有絕對話語權。換句話說,這是柏林和巴黎一起點頭的大項目。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是現在搬?答案藏在歐洲人的賬本里。美國這幾年揮舞關稅大棒,從鋼鋁到紅酒,從汽車到飛機零部件,歐洲企業出口被卡得喘不過氣。更要命的是,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動輒上千億美元的補貼,直接把歐洲制造業往大西洋對岸吸。德國工商大會算過一筆賬:如果空客繼續死守歐洲本土,單是對美出口的成本就要抬升12%,而供應鏈中斷的風險更是無法量化。
放眼全球,中國消費市場夠大——2024年民航旅客運輸量預計突破7億人次;產業鏈夠全——長三角和珠三角能在48小時內配齊一架A321所需的90%零部件;合作也夠穩定——天津總裝線運行16年,從未因疫情、地緣波動停工一天。于是,空客干脆把“中國化”再往前推一步:從總裝到核心裝配,從“在中國制造”到“與中國共同制造”。這一步,也被看成德法聯手給中國遞上的“見面禮”。別忘了,馬克龍和朔爾茨早就放話,今年要一起訪華,大概率就是沖著新訂單來的。
說完天上飛的,再說地上走的。2021年被咱們制裁的德國籍歐洲議員彼蒂科菲爾,最近名字從限制名單里消失了。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發布會上確認:中歐商量好了,雙方同步取消對彼此交往的限制。意思就是,咱們先伸手,把過去的疙瘩解一解。這一步,被很多歐洲媒體稱為“破冰”。要知道,彼蒂科菲爾可不是普通議員,他是歐洲議會對華關系代表團前團長,曾因推動涉疆涉港決議被中方制裁。如今禁令解除,相當于中歐在“外交凍土層”上鑿開了一條縫,讓陽光照了進來。
兩件事幾乎同時發生,一送一接,節奏像排練好一樣。網友笑稱“禮尚往來”,其實背后是雙方都在算大賬。歐洲要市場——德國經濟部最新預測,2025年對華出口將增長7%,遠高于對美3%的增幅;中國要伙伴——歐盟是中國第二大技術來源地,光是在新能源領域,荷蘭的光刻機、丹麥的風電葉片、德國的汽車電機,都是產業升級離不開的“硬件”。你幫我穩經濟,我幫你穩訂單,雙贏。
那么,美國怎么看?兩個字:著急。美國這幾年一直想把歐洲拉進“對抗中國”的小圈子:白宮開“芯片四方聯盟”會議,把歐盟喊去當配角;五角大樓搞“印太經濟框架”,讓歐洲企業在東南亞選邊站隊;國會更是三天兩頭放話,要對歐洲車企加征關稅,逼它們把產能搬回美國。結果飛機訂單落地天津,歐洲議員禁令解除,兩條線都繞開了華盛頓的劇本。美國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歐洲跟中國越走越近——這意味著大西洋聯盟出現了裂縫,更意味著“小院高墻”的圍堵策略開始漏風。
再往深一層想,空客把核心裝配放到中國,不只是多賣幾架飛機,而是告訴全世界:歐洲想走自己的路,不想再被誰牽著鼻子。德國《商報》評論得很直白:“當華盛頓用補貼挖走歐洲制造業時,北京用市場留住了歐洲高端產能,這才是真正的競爭力?!敝袊步柽@個機會表態:咱們愿意合作,但合作必須平等、互惠。你來,我歡迎;你想搞對抗,那你自己玩。這一點,從天津裝配線的細節就能看出來——空客首次允許中國工程師參與機身系統的設計優化,甚至把部分數據接口開放給中航工業,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用空客中國CEO徐崗的話說:“這不是簡單的技術轉移,而是共同定義未來飛機的標準。”
所以,這兩件事串在一起,就是給世界發了一個信號:多極化不再是PPT里的概念,而是正在發生的日常。美國想繼續一家獨大,難度越來越大。法國不止一次表示,不做美國的附庸,歐洲需要的是戰略自主。歐洲和中國先走一步,其他國家看在眼里,心里也會打自己的小算盤——日本豐田剛宣布在天津增資30億元建氫燃料電池工廠;韓國SK海力士把最先進的EUV光刻機搬到無錫;就連一向謹慎的瑞士,也開始和中方探討鐘表與精密機床的聯合研發。很顯然,世界在變化,誰也不想被落下。
最后,咱們用一句大白話收個尾:生意場上,誰給訂單誰就是朋友;國際舞臺,誰能讓老百姓過得更好,誰就贏民心??湛桶醽硖旖?,歐洲議員解禁,這兩步棋下得漂亮,也讓美國試圖通過操控歐洲來遏制中國發展的算盤徹底落了空。接下來,咱們就坐穩小板凳,繼續看戲吧——說不定下一幕更精彩:比如,空客A350的碳纖維機翼也在中國鋪絲?比如,中歐投資協定重啟談判?再比如,人民幣結算的A320訂單直接刷爆法蘭克福交易所?一切皆有可能。畢竟,當全球化的列車重新啟動,誰先上車,誰就能搶到最好的座位。
參考資料:
《空客A321機型首次在華進行機身系統裝配》環球網
《中方已取消對前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的“限制”?外交部回應》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