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的耐心已經不多了,給俄羅斯下50天通牒,不達成和平協議就制裁,對烏克蘭則直接翻臉,想要換掉澤連斯基,如果澤連斯基不聽話,不讓位就等著被驅逐。獲悉這個情況后,不到24小時,澤連斯基喊話希望與俄談判,但所有人都明白,這是澤連斯基的緩兵之計。
最近澤連斯基的風評變化,一夜之間從“西方英雄”變成了“政治麻煩”。先是英國《金融時報》發文質疑他故意拖延戰爭,接著《旁觀者》雜志直言:“澤連斯基只想保住總統寶座,哪怕整個國家因此陷入泥潭。”
這還沒完,美國記者西摩·赫什直接拋出“重磅炸彈”:特朗普已經計劃,在他回歸白宮之后,把澤連斯基“流放”,讓烏前總司令扎盧日內接替總統職位。赫什甚至指出,相關政變行動“已經在進行中”,預計50天內完成。而這50天,正好與特朗普提出的對俄停火“最后期限”重合。
這不是空穴來風。今年2月,烏政壇就曾傳出特朗普對澤連斯基極為不滿。當時有消息稱,澤連斯基不穿西裝訪問白宮的那一幕,讓特朗普極度反感,甚至譏諷他“穿著睡衣來見總統”。
赫什進一步指出,這場可能的“政權更迭”背后不僅僅是特朗普的個人情緒,而是整個華盛頓對澤連斯基“失望透頂”的結果。美方已經得出結論:澤連斯基不愿意結束戰爭,是因為他擔心和平一到,自己的政治地位就岌岌可危。
在這種壓力之下,澤連斯基對烏政府進行了“清洗”,試圖穩住局勢。但問題是,已經嗅到味道的資本與權力,恐怕早就不想給他機會。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投資巨頭貝萊德。今年早些時候,他們宣布關閉“烏克蘭重建基金會”,理由是“缺乏興趣”。實際上,這不過是資本用腳投票的方式表達不滿:戰爭拖得太久、和平無望,想分蛋糕的人進不來,澤連斯基反而成了“攔路虎”。
而就在爆料發出不到24小時后,澤連斯基突然“態度大變”,高調宣布希望與俄方開啟下一輪談判,時間定在“下周”。此舉一出,外界嘩然:難道是“政變”預警生效了?還是說,澤連斯基已經開始“自保式示好”?
如果說這場外交上的“服軟”是一次巧合,那也太低估澤連斯基的政治嗅覺了。他當演員出身,轉型當總統后能一路高歌猛進,不是因為他多懂國際政治,而是他很擅長“察言觀色”。現在這根弦斷了,他當然知道風向變了。
特朗普有意“換人”,歐洲也未必能再保住他。畢竟澤連斯基在國內清洗政敵、壓制反對派、推遲選舉,這些行為早已引起西方自由派的不滿。而他對戰爭持續“強硬到底”的態度,也讓不少美國議員認為他只想借戰事“延命”。而眼下,歐盟還面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以及對美國防衛依賴,歐盟不大可能為了澤連斯基惹怒特朗普。
扎盧日內被調離前線、轉任駐英大使,并不是風平浪靜的過渡,而是澤連斯基對“潛在威脅”的防范。但這樣一搞,不少軍方高層已經對他心存不滿。一旦西方放出“信號”支持扎盧日內“歸位”,烏克蘭政壇可能就迎來一場真正的“洗牌”。
前線情況也不樂觀。紅軍城方向,俄軍正在三面合圍,一旦該城失守,將撕裂烏軍防線。而就在澤連斯基釋放和談信號的第二天,烏軍無人機大舉襲擊俄本土,結果被俄方擊落近90架。俄軍使用米格-29配合S-400防空系統,表現出了極強的戰場掌控能力。這場空戰實際上說明:烏軍已經沒有足夠精確武器,只能用“群狼戰術”拼消耗。而俄羅斯,則用技術與體系應對,完全不落下風。
也就是說,不管是從政治、軍事還是外交層面來看,澤連斯基此刻拋出“和談橄欖枝”,都不是為了達成和平,而是為了換時間、保地位。
那么,為什么現在的澤連斯基,會突然被推向“靠邊站”的尷尬位置?這背后,是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對烏克蘭戰略目標的根本性轉向。
曾幾何時,美國把“支持烏克蘭”視作遏制俄羅斯的重要籌碼。但現在,美國自己也撐不住了:通脹高企、選舉臨近、對外政策壓力山大,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資源分配。而戰線綿延、勝負無望的俄烏沖突,就成了不得不收尾的“負擔”。
要想收尾,就必須和談;要和談,就必須有人肯低頭。而澤連斯基始終嘴硬:“絕不讓一寸土地”;那就只能換一個更“聽話”的人,比如——扎盧日內。
扎盧日內的身份也很巧妙。他是軍方代表,又是主戰派,更容易在戰后階段“有底氣”坐上談判桌,而且民調一度高于澤連斯基。一旦他上臺,在西方眼里“割地換和平”的方案就能順利執行——結束戰爭、資本入場、重建合同下發,各方都得利,唯獨澤連斯基出局。
換句話說,美方已不再指望澤連斯基完成收尾任務,反而把他視作障礙。現在的華盛頓不再談什么“自由世界”,而是考慮:怎樣在體面中脫身。
眼下的澤連斯基,就像是一個站在懸崖邊上的賭徒。他知道身后沒有了西方的全力支持,前方則是隨時可能崩潰的戰線。談判是他唯一能主動打出的牌,但這張牌值不值錢,還得看俄羅斯怎么接。
俄羅斯方面至今沒有正式回應具體談判日期,而是繼續強化軍事部署,攻勢未減。這顯然說明:他們也在等,等烏克蘭自己崩盤,等西方徹底放棄澤連斯基,等扎盧日內或其他“代理人”坐穩位子再來“談條件”。
最終,這場看似外交轉向的和談,很可能只是澤連斯基在命運面前的一次“臨時自救”。而能不能救得回來,不只取決于俄烏之間的交鋒,更取決于白宮特朗普的決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