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思順鄉新地村山林里,伴隨“嗡嗡”聲,一臺無人機升空遠去,短短幾分鐘過后,無人機返回吊著毛竹從天而降,準確落在道路邊,這是我縣竹農采用無人機吊運深山毛竹,讓無法運輸的毛竹走出深山,助農增收。
思順鄉新地村地處偏遠,竹木資源豐富,但是有些深山交通不便,竹木運輸很不方便。村民鐘高平家里有30多畝竹山地處高山,且沒有道路運輸,產生不了效益。為了讓這些藏在深山里的毛竹發揮效益,他花了6萬多元買了臺農用無人機專門調運毛竹,經過學習訓練,鐘高平很快掌握無人機調運技術,于是他開始每天忙于通過無人機調運毛竹。
思順鄉新地村林農鐘高平說:“我用無人機把山里面運輸不出來的毛竹調運出來,提高毛竹利用率,提高我們村民的收益。”
據了解,近段時間,新地村村民買了三臺農用無人機用于調運竹木,購買了農用無人機的村民還可以幫助其他村民調運竹木,一舉多得。村民們紛紛前來無人機調運毛竹現場觀摩,近距離感受無人機調運的優勢。
思順鄉新地村村民江興陽說:“現在蠻好哦,山上的毛竹幾十年了都沒有砍過,用無人機運輸出來,大家可以多一點收益。”
我縣竹資源豐富,現有竹林面積70萬畝,但是有些竹林地處山區,道路難行,運輸問題成為制約竹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以往靠人工或簡單機械運輸,效率低、成本高,偏遠山林的毛竹常因運不出而被閑置,如今無人機吊運技術解決了運輸難的問題。據了解,農用無人機載重能力強,一次能吊運85公斤左右的毛竹,可適應復雜地形。實際作業中5—10分鐘就能完成一趟吊運,一天吊運量近10噸,效率是人工運輸的10—20倍,成本降低60—70%。目前,全縣有15臺農用無人機從事竹木和農產品運輸。
思順鄉新地村村干部鐘高遠說:“無人機帶給我們山村新的活力,那些山里運輸條件不好的竹木資源再也不用操心了,無人機方便快捷地把竹木調運到山下,產出效益,村民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
作者:鐘崇萌
編輯:張文慧
審核:李功怡
審簽:楊曉斌
總監制:李啟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