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 6歲的娃生了病,爸媽抱到醫(yī)院,等啊等,沒人管。等到娃不行了才來人,沒救活。這是2020年初的事。
娃爸心里難受極了。他琢磨是不是小診所先開錯了藥。就去告診所,最后賠了他兩萬塊。這是后面一點的事。
過了一陣,娃爸又想,醫(yī)院問題更大啊,要是當時快一點,是不是還有救?但他啥也不懂,書讀得少,認字都費勁,不知道怎么辦。就在這時候,一個陌生電話打來了。
韋先生6個月大的兒子咳嗽、流鼻涕,被送去佛山南海區(qū)第七人民醫(yī)院,結果突然呼吸困難,搶救不過來,最后去世了。尸檢說是吸進了異物,導致急性呼吸衰竭。
那天是元旦,還是凌晨,醫(yī)院沒人正常上班,急診那邊也沒醫(yī)生。工作人員讓韋先生先帶孩子等一等。
誰知道一等就是好久,孩子突然病情加重,家里人嚇壞了,趕緊叫醫(yī)生來救。
醫(yī)生護士趕過來搶救,可最后還是沒救回來,孩子沒了。檢查結果說,孩子是因為吸入異物,導致呼吸功能出問題才去世的。
韋先生特別傷心,一開始覺得是之前去的診所沒檢查清楚,就隨便開了點藥,所以他要求賠償5萬塊。
韋先生一開始覺得是家附近診所用藥不對,維權了兩年,只賠了2萬。2022年6月,他轉頭去找醫(yī)院投訴,第二天就接到鄧律師電話。鄧律師說能幫他爭取二三十萬賠償,前期不收錢,贏了再說。
倆人第一次簽的是《咨詢合同》,不是正常的律師委托書。合同寫著,賠的錢超過23萬,超過的部分全算“咨詢費”,給新諸葛(廣州)科技咨詢有限公司。之后,鄧律師就全權處理這事了。
兩人簽的不是律師委托合同,而是個咨詢合同。服務方是一家叫新諸葛的科技公司,合同里寫著鄧律師要提供300小時的法律咨詢服務,超過23萬的賠償,超出的部分都算公司“咨詢費”。
接下來的兩年,鄧律師一直自己跟醫(yī)院談,也沒跟韋先生說進展。到了2024年5月23日,突然讓韋先生簽了一張空白承諾書,連賠多少錢都沒寫。韋先生當時覺得有點怪,但也沒多想就簽了。
結果到了5月31日,韋先生去銀行準備轉賬時,發(fā)現(xiàn)賠償總金額是88.8萬,自己只拿到了33萬,鄧律師那邊拿走了55萬。韋先生當場打了銀行流水一查,才發(fā)現(xiàn)不對勁,直接翻臉了。
合同上寫得清清楚楚:賠的錢只要超過23萬,超過的那部分全歸鄧律師拿走,當“咨詢費”。后來大家才發(fā)現(xiàn),這家公司根本沒資格接這種案子,而且這合同本身就是違規(guī)的!
到2024年5月,案子差不多快有結果了,鄧律師又拿來一張《承諾書》讓韋先生簽,說是接受醫(yī)院的調解。
可那張承諾書上幾個關鍵地方都是空白的——調解編號沒寫,醫(yī)院賠多少錢也沒寫,重要的信息一個都沒填!
鄧律師在旁邊催得緊,韋先生一時沒反應過來,稀里糊涂就簽了。
打官司本來就挺費時間,后面這兩年一直都是鄧律師在跑這事,韋先生就盼著早點有個結果。
這期間,鄧律師幾乎沒怎么跟韋先生說進展,基本把他晾在一邊。
到了2024年5月,好不容易案子調解成功了,錢也到位了。鄧律師說醫(yī)院一共賠了79萬。
韋先生當時也沒多想,覺得只要能拿回自己的那23萬就行了。之后兩人就一起去了銀行準備分錢。
2024年5月31日,鄧律師帶著韋先生去取錢。
他說醫(yī)院賠了79萬,自己還能“多給”韋先生2萬,打算轉25萬給他。
韋先生覺得不對勁,當場去銀行打印了流水,結果發(fā)現(xiàn)賠的錢其實是88.8萬。
鄧律師一看被戳穿,就開始忽悠,說自己收費合理,還愿意多退點,讓韋先生別計較。
結果韋先生一時沒想明白,又被說動了,簽了個新的委托合同。
這合同上居然寫的是2023年的日期,鄧律師還說是“補簽”。倒簽合同、亂收費,還說得一套一套的,真不是一般人干得出來的。
可韋先生去銀行一查,發(fā)現(xiàn)實際到賬是88.8萬,這才意識到鄧律師多拿了錢。鄧律師回應說,是韋先生自己當初只要23萬的,是他把責任比例從次要爭到主要,才拿到這么多賠償,覺得韋先生這是翻臉不認人。
網上吵得挺兇的,有人說鄧律師根本沒按合同來,簽的也不是律所,而是一家咨詢公司。韋先生拿出來的承諾書全是空白的,連調解編號和金額都沒填。而且這家公司根本沒有法律咨詢的資質,這些操作可能已經違反了執(zhí)業(yè)規(guī)定。
鄧律師讓韋先生簽了不少合同,可那些合同上的關鍵信息全是空著的。后面又補簽了一份,日期還寫成了去年的,這一連串操作把韋先生整得一頭霧水。
等事情被網友扒出來,才發(fā)現(xiàn)問題一堆接一堆。按法律規(guī)定,律師最多也就能收賠償金額的18%當風險代理費,結果鄧律師硬是拿了六成,明顯已經超標,違法又不講道德。
最后韋先生只拿到33萬3,還是重新簽了一份《委托合同》才給的。這份合同的落款日期被提前寫成了2023年12月,其實是今年5月31日下午現(xiàn)場臨時寫的。
網上都炸了,大家說律師費居然拿了55萬,按國家規(guī)定最多只能收16萬。司法部還明文規(guī)定,醫(yī)療糾紛的風險代理,最多只能收賠償金的18%,但鄧律師一個人就拿走了62.5%。廣州律協(xié)已經對這事開始調查了,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鄧律師還有其他疑似違法違規(guī)的行為,也一并要查。
后來大家才知道,鄧律師這樣收錢,真不地道,連當律師的基本規(guī)矩都不講。聽說他們自己那圈子已經開始查他了,這事鬧這么大,對他單位也不好看。
再后來風向變了,2025年7月,新聞說鄧律師主動找娃爸,把39萬退了回來。兩邊就這樣私下談妥了,算是了結了。
現(xiàn)在回頭一想,鄧律師當初就是盯上娃爸老實、心疼孩子又不懂法律,好下手,好騙錢。本來律師這行是替人伸冤的,結果他拿來當發(fā)財工具,這就太讓人寒心了。
有網友一句話說得特別扎心:“看這分錢比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律師他兒子死了。”
像鄧律師這種干法的,不止他一個。
有些人表面看著特靠譜、特專業(yè),裝得跟正義使者似的,其實就是抓住普通人不懂、辦事著急的空子,專挑最無助的人下手。
別人遭難,他們卻把這當成發(fā)財?shù)臋C會。現(xiàn)在律師協(xié)會已經介入,鄧律師這事正在調查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