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順德地區出現因境外輸入引發本地基孔肯雅熱疫情。7月19日,太原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夏季是蚊蟲活躍期,尤其在疫區,如果市民近期計劃赴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需要在出行前做健康體檢,認真查看旅游部門、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旅游提醒,學習相關預防知識,做好防蚊、滅蚊準備。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導致以發熱、關節痛/關節炎、皮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毒性傳染病。
該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天至12天,多數患者在感染后的3天至7天會出現明顯癥狀。它主要通過被感染的“伊蚊”(即常說的“花斑蚊”)叮咬傳播給人類。
基孔肯雅熱的地理分布與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關,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區、東南亞地區、印度洋沿岸及島嶼、西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或亞熱帶區域呈地方性流行。
如果市民近期計劃赴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需要在出行前做健康體檢,認真查看旅游部門、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旅游提醒,學習相關預防知識,做好防蚊、滅蚊準備。
從疫區返回后12天內,要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若出現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癥狀,立即就醫,并主動告知近期旅行史,以便及時診斷和采取防蚊隔離措施。
市疾控中心建議,蚊蟲活躍季節,尤其在疫區,要穿著淺色、寬松、覆蓋手臂和腿的長袖衣褲;在外露皮膚和衣物上使用合格驅蚊劑;正確使用紗窗、紗門、蚊帳,一定要確保蚊帳無破損;在家中,可使用電蚊香、蚊香片/液、氣霧殺蟲劑等;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積水,水生植物每周至少換水一次,勿讓花盆底盤留有積水。
目前,無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藥物可以預防和治療基孔肯雅熱,主要是對癥處理,出現疑似癥狀要及時就醫。
來 源:山西衛視
責任編輯:秦小茜
校 對:張曉燕
值班主任:費 煜
值班編審:劉子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內容及圖片視頻如涉及侵權等問題
請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