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7月16日,2025年度“貴州傳統陶瓷制作技藝傳承創新及拓展應用”研修班在貴州民族大學開班。本次研修班分集中教學和成果展示兩個階段,將通過實踐實訓、產區深度調研、文化解讀與文創開發路徑等模塊,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市場深度融合。
開班式現場。
本次培訓班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指導,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貴州民族大學主辦、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承辦。開班儀式上,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蔣雪明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傳承發展是守護農耕文明、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路徑。學校將高標準、高質量辦好本次研修,為貴州乃至全國培養更多具有創新視野的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蔣雪明致辭。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張詩蓮寄語學員在研修中補齊短板、夯實技藝,堅持守正創新,做新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據了解,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自2016年承擔省級非遺培訓、2017年獲批國家級研培基地以來,已持續開展十三期研修項目,累計培訓學員432人,2021、2023年度兩次獲文化和旅游部績效評估“優秀”。本期研修班項目涵蓋黃平泥哨、牙舟陶、砂陶等貴州代表性陶瓷類非遺項目,學員年齡21至50歲,均為一線從業者。課程以“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為核心,通過實踐實訓、產區深度調研、文化解讀與文創開發路徑等模塊,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市場深度融合。
合影留念。
本次研修班分集中教學和成果展示兩個階段,將持續至9月初,結業后將舉辦專題成果展,面向社會公開展示研培成效。美術學院院長周慶偉表示,學院將以此次研修為契機,進一步打造非遺研培“貴州樣板”,為推進非遺傳承保護與鄉村振興持續貢獻高校智慧和力量。(圖/文 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