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執政聯盟在選舉中遭受歷史性重大挫敗,黨內逼宮,眼下執政聯盟局勢岌岌可危,首相石破茂面臨被迫下臺的政治危機,此前揚言要賭上日本國運,和美國斗上一斗,然而日本人卻不買賬。
當地時間7月20日,日本國會第27屆參議院選舉完成全部投票流程。依據民調數據所呈現的結果,由自民黨與公明黨共同組成的執政聯盟在此次選舉中議席大幅減少已成既定事實,自民黨更是遭遇了“歷史性慘敗”局面。鑒于石破茂身為自民黨總裁這一關鍵身份,其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未來政局走向的焦點所在。
當下,自民黨內部不滿情緒持續滋生且不斷加劇,特別是保守派議員的不滿態度尤為突出,在此背景下,石破茂稍有不慎就要下臺。
據最新民調顯示,石破茂的內閣支持率僅為24%,要知道在日本政壇中,輿論普遍將內閣支持率低于30%的情況判定為進入“危險區間”。
眼下,執政聯盟又無法在參議院達到過半議席,或許石破茂的時代真可能要結束了。
要說石破茂失了民心,就不得不提到執政150天以來,其能拿得出來的“成績單”幾乎沒有。
石破茂的核心政策主張聚焦于改善民生領域。然而,近期日本國內市場呈現出生活必需品價格持續攀升的態勢,其中大米等基礎物資價格漲幅顯著,這直接導致民眾生活成本大幅增加,生活壓力陡然加劇。
為應對這一局面,石破茂宣布了一項政策,即向每位國民發放2萬日元的現金補助。但此舉措并未獲得民眾廣泛認可,超過七成的民眾對這種被視為“撒胡椒面式”且帶有明顯拉攏選票意圖的做法表示反對。此外,石破茂還做出承諾,計劃到2040財年使日本名義GDP達到1000萬億日元,并將民眾平均薪資至少提高50%。不過,鑒于這一目標時間跨度過長,被輿論普遍視為難以兌現的“空頭支票”,難以獲得民眾的信任與支持。
而從長遠政治局勢來看,即便石破茂在此次參議院選舉中勉強過關,但由于執政聯盟在眾議院已喪失過半數席位,其政權在未來推行各項政策時,仍將面臨重重阻礙與巨大挑戰。
除此之外,美日貿易談判以及美日關系陷入僵局,也成為了日本民眾反對石破茂的重要原因。
七輪談判過后,關稅不但沒降反而還上升,但石破茂也是有苦難言,作為美日同盟的一方,日本是美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其為美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手上更是握有上萬億的美債,即使是特朗普關稅相逼,日本也沒有拋售。
反觀特朗普,就太不地道了,直接想要石破茂的命,要求日本進口美國大米,無疑會損害自民黨大金主日本農協的利益,還要日本增加國防開支至GDP的3.5%,可問題的關鍵是,此前日本的國防開支連2%都不到,石破茂即使是想增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美日更大的分歧還是在汽車行業,日本談判團隊多次希望能獲得美國的汽車關稅豁免,不惜以增加投資為由,但特朗普卻無動于衷,相反直接表示,汽車25%關稅不會取消。
石破茂也算明白了,這是沖著日本的命來的,石破茂不敢答應,也就意味著,日本不會讓步,那么美日談判就不會有結果。
這一情況致使日本民眾對石破茂的執政能力產生質疑,認為其無法妥善處理與美國的外交關系。然而,他們并未意識到,日本當前所面臨的尷尬外交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日本長期以來對美國過度依附的外交姿態。
岸田文雄蠢蠢欲動,然而日本內憂外患的困境,恐怕任誰上臺都會壓力山大。
石破茂當局想轉移美國視線,發布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不僅刻意歪曲、詆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正當行為與舉措,還將中國無端定性為所謂的“最大戰略挑戰”。
不得不說,日本大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有著禍水東引的險惡用心。其試圖通過這種手段向美國暗示,中國才是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存在,進而期望美國在對待日本時能夠網開一面,放松對日本在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限制與管控。
除此之外,日本明確將中國視作所謂的“最大戰略挑戰”,以此向美國表明自身在遏制中國發展進程中的所謂“關鍵作用”與“堅定立場”,強調自身可作為美國實施遏華戰略的重要伙伴與得力幫手,從而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日美同盟關系,并從中謀取更多的政治、軍事與經濟利益。
但石破茂或許還是失策了。
信息來源:《日本執政聯盟喪失參議院過半數議席》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