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編者按: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打著“云養經濟”的旗號,通過互聯網、電話宣傳、組織聚餐旅游和參觀養殖場等方式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線上認購果樹、畜禽、茶場等,承諾到期后可獲得高額回報,吸引群眾投入資金。
為提醒公眾時刻警惕套著“云養經濟”外殼的非法集資和傳銷犯罪行為,央廣網聯合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推出“云養經濟”系列報道。在這組報道中,央廣網記者前往安徽、四川等地采訪數起案件,深入揭批此類案件的犯罪手法、刻畫犯罪鏈路,以資鏡鑒。
“你去香港做什么呢?”
“我要去把股票賣掉。”
2022年11月,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政務中心辦公大廳,一位辦理港澳通行證的老農的話引起了工作人員警覺:“在這個群山環繞的小縣城里,縣里也鮮有人炒股,更何況這樣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老農。”
工作人員隨即將線索反映到了石棉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在經偵民警的詢問下,這位老農表示,他在一個叫“禾元農場”的App上投資認養黑豬,所獲收益被轉換成了一只港股的股票,他現在要去把它變現。
在對這款App初步研究后,民警發現了更多疑點:“這是一款未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上架的App,新用戶只能通過掃描其他用戶的邀請碼才能下載。其次,在App上認養一頭黑豬的價格是5000元,用戶最低認養一頭黑豬,才能使用App上其他功能。”
自此,“禾元農場”App背后一家名為“龐博集團”的公司進入了石棉縣公安局經偵大隊的視野。歷經半年的抽絲剝繭,一個擁有幾萬名會員、觸角遍布全國、涉案金額達數億元,披著“云養經濟”外衣的大型網絡傳銷團伙浮出水面。
高額返利背后:“我們知道這是傳銷”
2020年上半年,在貴州經營的集資項目被投資人舉報后,山東人劉義回到菏澤老家注冊了“中農禾眾(菏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農禾元(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個“中農”系空殼公司,這些公司后來成為龐博集團的子公司,用以彰顯集團實力。
據劉義供述,當時這些公司沒有開展任何業務,后來他在網上了解到,有2家公司“認養模式”做得不錯,一家是認養牛,另一家是認養雞。他受到啟發,便召集了以前在其他傳銷、集資項目中認識的幾位朋友,借鑒網上的認養項目,設計出了一種認養黑豬的傳銷模式。
據他介紹,這種模式要發展下級,形成層級關系。新人成為會員至少需要繳納5000元認養一頭黑豬,返利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收益,每認養一頭豬,公司會每天返利40元的“肉券”,1元“肉券”等于1元人民幣,用戶可將“肉券”提現,共返200天。另一種是動態收益,老會員邀請新會員加入,可獲得新會員認養金額的20%作為獎勵;還可獲得團隊獎,即下面發展的會員越多,認養黑豬越多,老會員的抽成就越高。
“動態收益更有吸引力”,劉義說。
新人成為會員至少需要繳納5000元認養一頭黑豬(警方供圖 央廣網發)
李鳳芝是劉義創始團隊的核心成員。早年,她曾在黑龍江某縣電視臺擔任主持人,后離職經商。2020年前后,她與劉義在某個傳銷項目中結識。她表示,一開始他們就知道這是傳銷模式。
“我們知道違法,也探討過傳銷罪的一些定義和構成,但是,最終大家還是達成了共識——‘先通過這種模式在短期內吸納大量資金,然后通過資本運作和實體投資賺錢?!崩铠P芝說。
按照劉義的設計,全國市場被分為4個片區,分別是華南事業部、華北事業部、華中事業部、華東事業部,事業部負責人由創始團隊成員擔任。比如,李鳳芝是華南事業部負責人,事業部下面設多個運營中心,運營中心負責人由事業部負責人在各個城市發展的會員擔任,自運營中心以下,可以無限發展會員。
“事業部負責人主要工作是發展會員,運營中心的人都要掃描事業部負責人的邀請碼才能成為會員,以此類推,可以一層一層往下發展?!眲⒘x說。
王明是“禾元農場”技術部負責人,參與了“禾元農場”App的開發設計。據他介紹,經營模式確定后,劉義讓人買了一個在線商城App的模板。在此基礎上,結合認養黑豬的相關功能和需求,開發出了“禾元農場”1.0版本,并在2021年7月份上線。
“我覺得這種投資模式回報率太高了,5000元認養一頭豬,200天就能賺3000元,公司早晚會虧錢?!蓖趺髡f,2022年8月份,劉義讓技術團隊新增了一個后臺查詢功能,用以計算會員的回本率,從而控制會員的提現額度。
對于當初為什么會想到用傳銷模式聚斂資金,劉義解釋:“因為只有采用這種方式才能快速獲取大量資金,方便他投資其他項目或股票,等到投資的項目盈利或股票升值后,才能填補認養模式的虧空?!?/p>
編造國家政策,千方百計吸納會員資金
車娜是四川雅安人,2021年,她在康定經營一家廣告店。一天,旁邊開飯店的曾霞問她:“有一個掙錢的項目,愿不愿意參與?”了解完這種模式后,她通過曾霞的邀請碼下載了“禾元農場”,投資1萬元認養了兩頭黑豬。
曾霞告訴她,每天這兩頭黑豬可以產生80元收益,收益周期為200天。過了10天,車娜打開App,看到自己的賬戶上果然多了800元“肉券”。
“我覺得這個項目收益不錯,就放心地在平臺上繼續投資?!避嚹日f,不久,她也開始推薦朋友投資,而他們又會繼續推薦熟人。最后,她都不知道自己直接和間接地發展了多少層級,因為工作積極,她被公司任命為雅安的“市場負責人”。
車娜表示,自己將收益和本金不斷復投,總共投了30多萬元。截至案發,這些錢都沒有提現。
為了發展更多會員,并讓會員的資金盡可能沉淀在公司里,劉義想了很多辦法。首先,為了讓會員相信公司有實力支付高額收益,他將龐博集團編造成了一個橫跨醫療、生態建設、互聯網電商、養老、農業、光伏建設等領域,在全國多個省市設有分部,資產規模數十億的大型公司。僅養豬一項,集團就投資15億元,占地730畝,建設了全國最大的集養殖、屠宰、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畜禽業一體化產業園。此外,集團還聯合高校,投入10億科研資金,研發高科技養殖技術,并在多個省市布局“黑豬產業研發基地、核心種豬基地、種豬養殖基地、黑豬育肥基地”等各種基地,形成了從繁育到育肥的完整鏈條閉環。2022年,養殖規模計劃達到百萬頭,2023-2025年養殖規模計劃達到500萬頭。
龐博集團在建的最大豬場,建成后年出欄量不過兩三千頭(警方供圖 央廣網發)
不僅如此,劉義覺得龐博集團的所有產業都緊跟國家政策,這能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于是,凡是跟農業、生豬養殖相關的官方文件、官方表述都被拿來佐證公司實力強大、背景深厚,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原生態種豬溯源基地”。
不得不說,龐博集團的形象包裝取得了很大“成果”。劉功是劉義的弟弟,總管公司財務,被捕時身上被搜出38個用于大額轉賬的U盾。據他供述,公司穩定發展時,每天收取的認養資金大概有一兩百萬,總共收取了大約2個億。但是,他的供述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根據警方調查,截至案發,龐博集團收取的會員資金達4億元以上,會員提現金額約2.8億元,龐博集團實際獲利1.2億元以上。
不過,與很多傳銷項目一樣,“借新還舊”的游戲很難持久。龐博集團多位高管表示,公司發展后期已出現資金危機,從2022年中旬開始,沉淀會員資金成為龐博集團的重要任務。劉義介紹,為此,他推出了“禾元農場”2.0版本,重新設計了收益規則:“認養一頭豬的價格還是5000元,但返現收益變為2500元的‘認養券’和500元‘代金券’”。其中,“認養券”可以提現,但每提現4000元,就必須在公司的線上商城里買一盒500元的10斤裝“黑豬肉”,且公司要收取1%的愛心基金和5%的手續費。而“代金券”則不能提現,只能用于搭配“認養券”認養黑豬。
根據警方調查,所謂“黑豬肉”只是該公司從市場買來的普通凍豬肉,進價不到20元/斤。
“為了沉淀會員資金,我規定普通會員每人每月提現不能超過9萬元。但高層管理人員不能提現,因為這些人的賬號上有幾百上千萬資金,一旦大規模提現,公司就會崩盤。”劉義說。
作為“禾元農場”的技術負責人,王明坦言,公司在推出2.0版本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對勁,因為升級后的版本,會員提現規則變得極為復雜,公司只想進錢,不想再給會員支付收益,他也開始懷疑龐博集團涉嫌傳銷。
打造百萬黑豬養殖基地,大量資金用于炒股
“創業”伊始,劉義就跟律師確認過,如果沒有實體經營,這種網上認養黑豬的模式很容易被定性為傳銷。因此,出于規避法律風險和獲取會員信任的考量,龐博集團一開始就陸續投資了一些養豬場。
根據龐博集團的宣傳,他們的養殖基地遍布赤峰、通遼、成都、包頭、滄州、菏澤等17個城市。劉義供述,其實他只在山東、河北、內蒙古投資過4個養殖場,但具體養了多少頭豬,他也不清楚。
“我們根本無法向會員提供養殖黑豬的實際數量,因為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作為集團財務負責人,劉功坦言。
石棉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副隊長高攀告訴記者,根據調查,龐博集團宣傳的大多數養豬場并不存在,而個別實際投資的養豬場,建設規模和養殖規模也都很小,主要用于拍攝宣傳視頻、供會員參觀。截至案發,他們正在建設的一個最大的養豬場,即使建成,年出欄量也不過兩三千頭,與他們宣傳的“百萬規模”相去甚遠。
高攀介紹,正常的云養殖模式下,認養人每在線上投資認養1頭豬,線下就必須有1頭對應的豬,而且這些豬要能區分、可識別。比如,在豬耳朵上打上標簽,證明這是某個認養人的,這樣才能做到一一對應,但傳銷組織顯然是照貓畫虎,徒有其表。
劉義表示,他們在黑豬養殖上的累計投資額只有800萬左右,絕大部分資金則被用于購買股票和其他投資、開銷。比如,開鹵肉店、建光伏、租辦公場地、裝修辦公樓、購買定制酒。其中,僅裝修租借而來的辦公樓就花費500多萬,買酒也花了400多萬。
根據警方調查,除了會員提現資金,龐博集團的大量剩余資金被用于購買了兩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后期為了盡可能沉淀會員資金,龐博集團以各種方式讓會員將平臺收益兌換成股票積分,用于換取公司買來的股票。
“2022年7月份,2.0版本上線后,公司把‘禾元農場’鎖倉,把收益置換成了一只港股的股票,但這些股票也賣不出去。”車娜說。
高攀介紹,后期龐博集團發展面臨很大的會員提現壓力,便開始以各種名義和方式不讓會員提現,而是將會員的平臺收益轉換成股票積分,再按一定規則給他們兌換股票。從2022年9月開始,龐博集團干脆強制把會員收益轉成股票,并向會員承諾,公司做大以后,會員們的股票都會升值。
2022年9月開始,龐博集團強制把會員收益轉成股票(警方供圖 央廣網發)
高攀表示,據調查,龐博集團在“禾元農場”上兌換給會員的股票數額,跟他們公司現實中實際掌控的股票數額根本對不上。比如,公司兌換給會員10萬股,其實他們只有1萬股。
石棉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朱明偉告訴記者,龐博集團花費數千萬委托一家中介購買了某港股上市公司的大量股票,并計劃成為這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試圖通過炒作這只股票,讓股票升值,彌補會員返利上的虧空。
“根據調查,劉義委托的中介挪用了他1000多萬元購買股票的資金,而他竟然都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他怎么可能通過炒股賺錢呢?他曾計劃把這只股票炒到每股3塊港幣,但實際最高也只炒到了每股2塊多,現在已經跌到幾毛錢一股了。”朱明偉說,專案組判斷,龐博集團通過投資上市公司轉型的說法只是空談,他們的主要目的可能是通過操縱股票進一步套取會員資金,最后洗白這些資金。
經過長達半年多的摸排,2023年5月6日,石棉縣經偵大隊對龐博集團涉嫌傳銷一案立案調查。5月29日,警方開始陸續抓捕涉案人員。劉義在到案后表示,截至案發,包括股票在內,他們投資的所有項目均在虧損。
2024年4月26日,四川省石棉縣人民法院一審認定,被告人劉義等人通過夸大“龐博集團”實力,編造國家對黑豬養殖的扶持政策,編造“龐博集團”盈利模式,吹噓公司上市前景,并通過網絡宣傳以及組織會員實地參觀、召開會議等方式推廣在禾元農場認養黑豬的傳銷活動,傳銷組織實際獲利1.2億元以上,擾亂經濟社會秩序。劉義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80萬元,其他涉案人員均領刑獲罰。
(文中劉義、劉功、李鳳芝、王明、車娜、曾霞為化名)
記者:劉保奇 張勝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