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皮實的植物,蘆薈,應該算其中一種;
蘆薈是典型的懶人植物,隨便放在一個角落,它都可以正常生長,但是也需要適當給予水分與陽光,否則再皮實的蘆薈,狀態也不會太好
例如本期要分享的內容,是四川一男子火了,曬出被“遺忘10年的蘆薈”,那叫一個震撼,網友:慘不忍睹,受大罪了,不愛就別養!下面一起看看。
事情是這樣的。
小伙子家因為搬家,就把這盆蘆薈,遺忘在老房的樓頂了。
搬家之后,很少再回老房,偶爾回去,也不會再到樓頂去,這一次發現,這盆被遺忘的蘆薈,是因為家里的老房要翻修,才發現這盆被遺忘10年的蘆薈,花盆已經完全風化,上面的枝葉,也已經干枯,不過看起來株型緊湊,色彩”獨特“,就能想到它沒有枯萎之前的樣子,應該也很美。
一盆這么好看的蘆薈,竟然”被虐“成這樣,雖然看起來還怪好看的,但它的樣子,委實是受了大罪,所以小伙子一分享,也有很多人說:”不愛別養“,送人也是好的,不然花花草草真受罪~
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假,其實蘆薈是真的很好養,也是有名的懶人植物,家里養一盆,稍微照管一下,就能長得很好,養久了,還能開出嬌艷的花朵。
其實真正“懂”花草的人,大多喜歡蘆薈,家里養一盆,不但好看,能凈化空氣,部分品種還能食用,當藥用,美白護膚,好處多多。
下面咱們就來分享一下蘆薈的品種,及養護方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看這是澆水之后,葉子已經變綠了。
四川小伙子被遺忘的蘆薈,是不夜城蘆薈,它生長的正常狀態是如下圖:
了解蘆薈不夜城和其它品種
不夜城蘆薈葉片肉質厚實,呈蓮座狀排列,翠綠且帶有光澤,葉緣有淡黃色鋸齒狀硬刺,整體株型緊湊美觀,觀賞價值頗高。
除了不夜城蘆薈,常見的蘆薈品種還有庫拉索蘆薈。
它的葉片寬大肥厚,汁液豐富,是食用和藥用價值較高的品種,常被用于制作蘆薈膠、蘆薈飲品等。
還有木立蘆薈,植株相對較高,莖干明顯,葉片細長且尖銳,在藥用方面也有一定功效。
除此之外,觀賞價值高的蘆薈,還有以下幾種:
珍珠蘆薈:葉片翠綠扁平,多而密集,每片葉片上都密布凸起的如珍珠般的白點兒,葉緣有密集的小刺,葉尖有長須,看上去可愛中帶點仙氣,觀賞價值極高。
女王蘆薈:葉色翠綠色至灰綠色,葉片肥厚柔軟,非常有規則地蓮座狀螺旋形排列(有時為順時針排列,有時為逆時針排列),花也非常壯觀美麗(花紅色至肉粉紅色),觀賞價值高。不過其開花的條件比較嚴格,在原生地也僅是在特殊氣候下才會開花。
翠花掌蘆薈:葉片呈三角形而且沒有刺,上面有銀白色或灰白色斑紋,很像虎皮蘭,但它是蘆薈品種。與其他蘆薈品種比較而言,翠花掌比較容易開花,具有獨特的觀賞性。
折扇蘆薈:帶狀葉片兩兩相對排列,葉色暗綠或灰綠,已養成老樁,從正面看就像一把折起來的扇子,別有韻味,觀賞價值高。
蘆薈的基礎養護
1、環境溫度要適宜
蘆薈是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能讓其葉片更厚實、株型更緊湊。
春秋冬三季,可將蘆薈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讓它盡情享受陽光的滋養。不過夏季陽光強烈,需適當遮陰,避免葉片被灼傷,出現發黃、干枯等問題。
蘆薈適宜生長的溫度為 15 - 30℃。冬季氣溫低于 5℃時,蘆薈容易受到凍害,需將其移至室內溫暖處養護,并控制澆水。
夏季氣溫高于 35℃時,要注意通風降溫,避免蘆薈因高溫而生長不良。
2、合理澆水
蘆薈耐旱怕澇,澆水要遵循“見干見濕”原則。即等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澆水,澆則澆透。
春秋季節,一般每隔 7 - 10 天澆一次水;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可 3 - 5 天澆一次水,但要注意避免積水;冬季氣溫低,蘆薈生長緩慢,15 - 20 天澆一次水即可。
3、土壤選擇
蘆薈喜歡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用腐葉土、園土、河沙按照 2:2:1 的比例混合配制,這樣的土壤既能保證透氣性,又能提供一定的養分。
也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骨粉或有機肥,增加土壤肥力。
4、施肥要點
蘆薈對肥料需求不高,在生長季節,每隔 1 - 2 個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即可。
肥料可選擇腐熟的豆餅水、淘米水等,也可購買專用的多肉植物肥料。施肥時要注意薄肥勤施,避免肥料濃度過高燒傷根系。
株齡3年以上的蘆薈,可以春秋季,增施一些磷鉀肥,能讓它多多開花。
以上就是本期的分享,希望你喜歡,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