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1日訊(編輯 卞純)隨著散戶投資者在常規交易時間之外交易的需求日益增長,全球各大交易所競相延長股票交易時間。
據市場消息,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正在研究延長交易時間的可行性,甚至有可能推出24小時交易機制。
消息稱,LSEG正在考慮延長交易時間的各方面問題,包括技術升級、監管問題、對雙重上市公司的可能影響以及對流動性的潛在影響。
在越來越多年輕投資者使用智能手機進行交易的推動下,延長交易時間已成為一些尋求與時俱進的交易所集團熱議的話題。
加密貨幣市場24小時交易的特性以及由此帶來的交易量的激增,也促使各大交易所考慮延長交易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LSEG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向銀行、經紀商和其他機構出售金融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其收入中只有2.7%來自股票交易的手續費。
LSEG旗下擁有多個知名交易所,其中倫敦證券交易所(LSE)是LSEG的旗艦平臺,成立于177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證券交易所之一,也是全球四大證券交易所之一。
倫敦證券交易所位于倫敦金融城的中心,在向國際投資者提供投資英國公司股票的渠道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交易時間為當地時間上午8點至下午4點半。
延長交易所交易時間的風潮率先在美國興起。近期,美國各大交易所紛紛申請全天候交易許可,引發了關于此類業務如何運作的更廣泛爭論。
近幾個月,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紛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延長交易時間。這幾家交易所合計約占美國所有場內股票交易的五分之二左右。
去年11月,SEC發布公告,批準了初創公司 24 Exchange 運營全國性的交易所 24X National Exchange,該交易所可以在每個工作日交易23小時,這是美國監管機構批準的第一家進行 “5×23小時” 交易的全國證券交易所。該交易所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始運營。
此外,印尼證券交易所也正在考慮延長交易時間,旨在為投資者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并提高市場流動性。
盡管通過Robinhood等經紀商進行交易的散戶投資者一直是非正常交易時段交易的熱心用戶,但專業基金經理普遍對延長交易時間持謹慎態度,擔心額外成本和涉及的監管風險。
歐洲證券交易所聯合會(EFSE)5月份表示,雖然延長交易窗口期可能有益,尤其是在吸引散戶交易方面,“但這種模式是否可持續或長期有益仍有待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