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科技網從稷山縣人民政府網站獲悉,中共稷山縣委宣傳部于7月21日發布了對“農村公廁只好看不能用”的情況通報。
通報稱,“7月20日晚,央視媒體對我縣農村公廁未能正常開放公開報道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對媒體報道的情況進行實地核查,確實存在此類問題,情況屬實。對此,縣委縣政府立即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對全縣農村公廁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切實把資金、人員、制度等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到位,確保農村公用設施正常開放。同時縣紀委監委對相關失職失責人員進行嚴肅追責問責。”
據“央視財經”7月20日發布的推文?《》,《財經調查》欄目組接到群眾舉報,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農村里投入不少資金建成的新公廁常年掛著鎖、關著門,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擺設。
部分群眾給《財經調查》欄目提供的視頻畫面中,有的公廁外觀設計精巧,選址也貼近村民日常活動區域,單從規劃上看,確實考慮了便民需求。
可就是這些本應常年開放、隨時能用的公共設施,卻被長期鎖著門、閑置著,當地村民們只能看,不能用。
記者去現場調查,發現新公廁裝修明亮整潔,清潔工具一應俱全,墻上還貼著公廁日常管理制度,內容清晰明了。而這些大門緊鎖的嶄新公廁不到100米的地方,旱廁刺鼻的異味撲面而來。當地的村民告訴記者,新建的公共廁所都是不提供日常使用的,只有村里有活動或領導來視察的時候才會開放。
記者去吉家莊村黨群服務中心核實,確認了村里新建公共廁所日常并不會開放,只有當村子里有活動的時候才會開門給村民使用。
工作人員稱,之所以平時關閉廁所,只是為了省卻日常清理的麻煩。如果記者需要使用廁所,后面的清理打掃工作得由記者自己負責。
記者在“政府購買服務信息平臺”上查到,“稷山縣2023年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項目(新建公廁)合同公告”顯示,采購人為稷山縣農業農村局,合同金額230.28萬元,計劃新建23座公廁,資金來源于政府資金。
記者后面又到稷山縣多個村鎮進行實地走訪。在稷山縣太陽鄉東里村黨群服務中心附近,有一座建成后從未開放的公廁。工作人員確認,這座公廁同樣屬于去年新建的23座之一。
村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盡管這座公廁去年就已經建成了,但始終都沒有對外開放,村民日常仍在使用露天旱廁。這座公廁內全新的設備一應俱全,但因為使用公廁會產生不少費用,又擔心村民素質不高帶來維護難題,所以村里繼續讓村民使用老舊旱廁。
而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西里村、白池村、賈峪村、邢家莊村。一座座新建的農村公共廁所,全都大門緊鎖,無法使用。
一直到記者離開稷山縣,一座座財政資金建設起來的農村公共廁所,依舊只能被觀看和參觀,村民們依舊使用著原來的旱廁。
中環網聲明
1. 凡標明“原創”或來源注明“環衛科技網”的文章,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2.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系:131 0541 5928(同微信);
4. 本作品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熱線:0531-8260 73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