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山河四省”朋友們的餐桌上往往離不開“豆橛子”,甚至還有網友提議,這些地方要簽訂《互不贈送豆橛子條約》。
其實,中國百姓上千年來一直秉承“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的理念,堅持“粗茶淡飯、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膳食原則。
俗話說“夏吃豆,勝吃肉”。盛夏吃點毛豆、豇豆(長豆角)、白不老等豆類菜,好處多著呢!
豆類菜,在蔬菜圈有3個優勢
高膳食纖維
多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保護腸道,控體重,降血壓。健康成人膳食纖維推薦攝入量,為每天25~30克。
蔬菜中,鮮豆的膳食纖維含量表現最為出色,比如:
每100克荷蘭豆,含6.8克膳食纖維;
每100克鮮毛豆,含4克膳食纖維;
每100克鮮豌豆,含3克膳食纖維。
而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纖維高手的芹菜,纖維含量僅有1.2%。
高鉀
香蕉的鉀含量為256毫克/100克,相較而言,各種豆類菜的鉀含量如下表:
高鈣
夏天出現率比較高的毛豆(尚未成熟的嫩黃豆),其鈣含量比牛奶還高,對促進腸道健康、維持電解質平衡、保護骨骼健康均有重要作用。
此外,毛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3.1%,接近豬肉,遠高于其他蔬菜,并且氨基酸種類齊全,是可媲美肉類的優質蛋白質。
吃豆切記要完全“去生”
吃豆角類蔬菜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一定要充分“去生”,不然很有可能食物中毒。
豆類含皂素和植物血凝素,在沒有熟透的情況下,誤食后會引發嘔吐、惡心、頭暈心慌等中毒現象。
但這種成分比較怕熱,100℃條件下加熱10分鐘以上,或更高溫度時炒熟炒透可消除有害物質的毒性。且注意豆角兩頭、莖部含有的有毒物質最多,所以處理時最好都去掉。
千萬不能貪圖色澤或脆嫩的口感而減少烹煮時間,如有中毒情況請及時就醫。
這些人夏天尤其適合吃嫩豆
有些人尤其適合在盛夏時節吃一些嫩豆:
出汗多的人
夏天人體出汗多,容易導致鉀離子流失,嚴重時甚至引起“低鉀血癥”,出現心慌、肌肉酸軟無力、呼吸困難等。
嫩豆類比如毛豆、嫩蠶豆、嫩豌豆、油豆角等,正是高鉀食物,適量吃一些,有助及時糾正因出汗多導致的電解質異常。
需要提醒的是,腎病患者出現高血鉀時需要限制食用,對豆角過敏的人群應避免食用。
吃肉少的人
炎炎夏日,人容易沒有食欲,往往選擇吃涼拌菜、涼粉涼皮或清粥咸菜等,這些食物沒法提供足夠的蛋白質。
而毛豆、蠶豆、鮮豌豆等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比例接近人體需要,生物利用率高,是素食人群的優質蛋白質來源。
容易便秘的人
鮮豆類食材兼有大豆和蔬菜兩方面的營養價值,尤其富含膳食纖維,對于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等有益。
比起成熟的干豆子,鮮豆的纖維更柔軟、低聚糖(脹氣因子)較少,對消化系統較弱的人也比較友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入300~500克蔬菜。像豇豆、白不老等,每天攝入上限控制在這個量即可。而毛豆、鮮豌豆等纖維含量高,如果吃后感覺不適,可以酌情減量。
本 文綜合自:
①生命時報2025.07.12《高鈣、高鉀、高纖維!它是夏天餐桌上的“三高蔬菜”》
②大河網2024.07.16 《吃上就停不下來的豆橛子,要注意一點!》
③上觀新聞2023.10.26《這5種食材,吃前不焯水等于“吃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